概述 1~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法学 一、国际法的名称 2.国际法概念的历史发展 市民法(jus civile) 古罗马 ? 万民法 (jus gentium) 近代国际法的前身,后称万国法。 国内法的一部分 格老秀斯(Grotius荷兰)【近代国际法奠基人】 ——“万民法,是指其拘束力来自所有国家或许多国家的意志的法律”。 近代国际法中,万民法西方翻译为万国法(law of nations)。 18世纪末,英国哲学家、法学家 边沁(Bentham)正式使用“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这一概念。 清末,国际法被介绍到中国,仍使用万国法的概念。 1864年丁韪良将美国国际法学家惠顿的国际法名著《国际法原理》译为中文,称《万国公法》。 3 .国际法与国际私法 国际法——国际公法?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管辖权的选择 国际私法——冲突法 准据法的选择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古罗马五大法学家之一:乌尔比安 以法律调整公共关系还是私人关系作为标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是大陆法系法律分类的基本标准,构成罗马法系的基础。 二、国际法的定义 □主要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1、主体——主要为国家。 2、制定——主要体现为国家间的协议。 3、对象——国际关系(主要为国家间关系)。 4、效力——缺乏强制执行性,不同于国内法。 因此有人认为国际法为“弱法”,甚至不是法! 3、独特的法律体系3 4 法学理论分析 ——对“法”、法律的反思及法律规则描述的解析 第2节 国际法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国际法 ? 萌芽:春秋战国/有际无国,大一统中国/有国无际;古希腊/自然法;古罗马/万民法 二、中世纪国际法(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或封建时期国际法 ? 有所发展:教会法,罗马法。 1、春秋战国 --国际法原则 (一)礼——国际规则。 尊王有朝聘礼,外交有会盟礼、战争有军戎礼,它们构成国际法制的总原则。遵守“礼”就是遵守国际规则,违反“礼”则可能引起重大国际纠纷。例如:晋文公薨,秦穆公发兵袭击晋的盟友郑国并擅入晋领土,晋襄公欲击之,大臣栾枝认为秦帮助晋文公复国于晋有恩不可与战。“栾枝曰:‘未报先君施于秦,击之,不可。’先轸曰:‘秦侮吾孤,伐吾同姓,何德之报!’遂击之。”秦国违背“不伐丧国”的礼制原则,因此遭到晋国痛击,在崤山全军覆没。 (二)信——国际道德。“信”作为又一项国际法原则也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宋文公十六年,楚庄王围困宋国都城五月不解,宋城中绝食,于是宋相华元缒城夜见楚军主将子反,俱以实告,两人遂私自签定和解协约。等到第二天,子反才向楚王报告。“王问:‘城中如何?’子反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楚王曰:‘诚哉言!我军亦止二日粮。’以信故,遂罢兵而去。” (三)敬——国际礼仪。各国外交活动要遵守一定的国际礼仪 ,违反国际礼仪也会造成国家间的冲突。齐桓公十三年,齐侯会鲁庄公于柯,对鲁侯非常无礼。于是鲁侯随臣曹沫怒而劫之,要求齐侯道歉并归还侵占鲁国的领土。“十三年,鲁庄公与曹沫会齐桓公于柯,曹沫劫齐桓公,求鲁侵地。已盟而释桓公,桓公欲背约,管仲谏,卒归鲁侵地。” 2、外交使节 (一)种类:第一是聘问通好、吊丧庆贺之使,类似现代国家的驻外时节;第二是会盟专使,即代表君主参加会盟的特使,其任务大多涉及重要的政治问题,如征伐协定等,类似近代国家所派遣的特命全权大使;第三是通命示整之使,类似现代战争法上的军使。 (二)特权:外交使节享有人身不可侵犯权和法外治权,作为其君主的代表,不得被侮辱,否则即为“非礼”(违反国际礼仪),对非礼之国,被侮辱的国家可以兴师问罪。例如:齐顷公六年,晋国使郗克于齐,齐顷公母躲在帷幕后偷看,见郗克眇目(一眼瞎)于是大笑。“郗克曰:‘不是报,不复济河!’归,请伐齐……于是晋军追齐至马陵。齐侯请以宝器谢,不听,必得笑克者萧桐叔子(齐顷公母)。” 3、战争法规 (一)宣战:各国作战时不得使用不宣而战的偷袭手段,必须约期会战。这一原则主要是在春秋时得到贯彻执行。战国时,各国皆以奇谋诡诈取胜,不再遵从“信”的国际道德了。 (二)作战原则:春秋时,战争中遵行“兵以鼓进”、“未成行列不击”等作战原则。春秋初期,诸侯间进行战争主要在于迫使对方屈服或报仇雪恨,基本上不以相互吞并为目的。这个时候战争的方式是贵族式的车战,各方动员兵力也不多,带有一种竞技的性质。但到了春秋中后期,随着诸侯野心的膨胀和传

文档评论(0)

mg600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