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大精深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特性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区域性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 民族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包容性 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注意:包容性也是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中国人在国内过西方圣诞节?请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对你所持的观点加以说理。 1长久以来,玉已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中国玉器的制作,到商代已经成熟,在周代末期至汉代早期时,中国玉雕艺术又发展到另一高峰,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2「玉」,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字眼。在中国文化中,「玉」具有高贵、完美、坚贞与不朽的意义。玉已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 3玉匠开始借鉴西方美学理念,雕刻精美的玉器,受到中国顾客青睐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或者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辨题:科学技术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 中 华 文 化 教育、历史、哲学、道德 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作用: 特点: 地位: 华文化中的艺术,【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的地位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特点 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地位 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意义 是中国人们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区域性 吴越文化与滇黔文化的差异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精致淡雅,流动性和开放性强,“水性使人通”。 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热情奔放,内敛性强,“山性使人塞”。 滇黔文化较吴越文化更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1)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各地区受到不同的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 民族性 1. 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民族性) ⑴ 闻名中外的石窟艺术 ⑵ 优秀的民族文学 ⑶ 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 2. 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P70 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的特性。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2.地位: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文化的骄傲。 3.意义: 它们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关系: 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简要说明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课后探究 答: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但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的骄傲。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注意:不要认为中华文化就是各民族的文化。 ①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不是整体与部分,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不是先后关系。 即:共性是在个性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的,中华文化是在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基础上抽象概括出的共性。如:大人、小孩、男性、女性——人(共性) ②各民族文化既有自己民族的个性,又有中华民族的共性。如:小孩既有人的共性,又有小孩的个性。 共性寓于个性中,即中华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7.傅雷家书两则题库.ppt
- 7.公平、效率与收入分配题库.ppt
-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1.2六国论鲁人版必修4讲义.ppt
-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1.2我不是个好儿子鲁人版必修3讲义.ppt
-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不确定性》汇编.ppt
-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1.3阿房宫赋鲁人版必修4讲义.ppt
-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不确定性》汇编.ppt
-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2.5米洛斯的维纳斯鲁人版必修4讲义.ppt
- 7.无形资产题库.ppt
-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3.7林黛玉进贾府鲁人版必修4讲义.ppt
- 7+8货代操作部订舱+装箱操作题库.ppt
- 最新《工伤保险条例》汇编.ppt
-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1-1关注空气质量同步鲁科版选修1讲义.ppt
- 最新“两化”系统操作汇编.ppt
- 7-1规则的演变题库.ppt
-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1-3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同步鲁科版选修1讲义.ppt
- 7-1郑人有且买履者题库.ppt
-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2-1-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鲁科版必修2讲义.ppt
-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2-1食物中的营养素同步鲁科版选修1讲义.ppt
-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2-2-1化学反应的快慢鲁科版必修2讲义.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