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讲义.ppt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建德第一种粮大户2008年卖粮50万公斤? 2008年,浙江省建德第一种粮大户王建坤向国家出售粮食50万公斤。 王建坤该年种粮732亩,仅一季晚稻即生产粮食34万公斤,最高亩产达到1480斤,2009年他进一步将种粮面积扩大到1500亩,2010年则为2500亩。 * 原理九:通货膨胀——都是money惹的祸 对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部联邦情况的精彩描述:过去我们一般都在兜里装着钱去商店购物,将买到的食物装在蓝子里带回来。而现在我们是用篮子装钱,再用衣兜装回所买的食品。除了纸票子以外,一切都十分缺乏!物价一片混乱,生产也一塌糊涂。以前一顿饭的价格与一张歌剧票差不多,可现在几乎是原来的20倍。每个人都在囤积“东西”,并尽力抛掉“不值钱”的纸币,这就将值钱的金属货币赶出了流通领域。结果,人们的生活部分退回到极不方便的物物交换时代。 * 其他国家都有过通货膨胀的历史 德意志魏马共和国:从1922年1月到1923年11月,价格指数从1上升到10,000,000,000(一百亿),这意味着1922年的一张3亿元债券在两年后买不到一块糖。 比较近的时期:俄罗斯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50%;巴西20世纪8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700%。 中国的民国时期:《中国钱币的故事》中有一句话:抗战胜利后,法币恶性膨胀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战前能买一头牛的法币,到1948年已买不到一盒火柴。 * 通货膨胀及其原因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由于通胀会带来一系列经济乃至社会问题,各国都把保持低通胀作为经济政策的一个目标。 通货膨胀的原因:简单地说,钞票相对于物品与劳务增长得太快了。试想:如果其他部门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没有改变,而印钞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那么物价就会上涨1倍。 * 原理十:通货膨胀与失业是跷跷板的两端 1958年,新西兰出生的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对英国近一个世纪的实证研究,得出了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结论,并把这种结果表示为所谓的菲利浦斯曲线(Phillips Curve),后来,人们进而把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货币工资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延伸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它表示的是一种短期现象。 这种理论表明,政府政策可以根据目标定位在承受更多的通货膨胀还是承受更多的失业痛苦之间做出权衡。 * 本轮由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全球衰退后世界各国的政策选择 起初,席卷全球的经济衰退让世界各国恐慌,为了尽快恢复经济,各国采取了大规模的经济扩张政策,尽管不少经济学家指出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但相对于很高的失业率,各国暂时管不了那么多了。因为他们认为相对于通胀而言,通缩更可怕,前者比后者更容易治理。 但紧接着麻烦来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暴露出西班牙、希腊等国家因为债务庞大面临破产的境地,他们又不得不采取紧缩的政策,这对经济复苏十分不利。 这就是为什么本次世界性的经济衰退复苏缓慢的原因。 * 经济学十大原理回顾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效果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 内容提要 关于人们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是:人们面临不同目标的权衡取舍;任何一种行为的成本可以用所放弃的机会来衡量;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做出决策,而人们根据他们所面临的激励改变自己的行为。 关于人们如何相互交易的基本结论是:贸易是可以互利的;市场通常是协调人们之间贸易的一种好方法;如果存在市场失灵,或者不平等,政府可以改善市场效果。 关于整体经济的基本结论是: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根源;货币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而且,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 复习、思考与练习 1、2、3、4、6、7 * 每个人都要学会边际分析 当您要判断自己多读书是否合算时,您需要对比的是您每多读一年书额外增加的成本和每多读一年书给您带来的收益的增加。这种分析就叫做边际分析。 根据一本25万字的著作收取25000元出版费的标准,对一本40万字的著作收取40000元是否合理? *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理性的人总是比较成本与利益后做出自己的相应决定,于是,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就会变动。 例如,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少吃苹果而多吃梨,这是人们受到激励的原因。对于这种现象,您将会看到,经济学会对替代性问题、交叉弹性问题等一系列有趣的问题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