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例: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等,很快消除污染。 负反馈调节: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 食虫鸟数量增加 害虫数量减少 科目一考试 / 2016年科目一模拟考试题 自我调节能力的机制是负反馈调节。 生物圈Ⅱ号的启示 人类应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不满300万岁的人类想对45亿高龄的地球指手划脚当家作主,为时尚早。人类要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种种自作聪明,否则,人们很可能不会再有下一个五千年文明。 课题: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1.在制作生态缸时,除了参考教材中的方法步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生态缸可制作成封闭型,也可制作成开放型(即不加盖)。前者对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比例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2)生态缸中放置的生物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活力,放置生物的数量要合适。 (3)为了使生态缸内的沙地保持干燥,可在沙土下铺垫一张塑料布,以防止缸中水(气)渗透上来。 (4)生态缸制作完毕后,应该贴上标签,在上面写上制作者的姓名与制作日期。 2. 观察生态缸的稳定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一份观察记录表,内容包括植物、动物的生活情况,水质情况(由颜色变化进行判别)及基质变化等。 (2)定期观察,同时做好观察记录。 (3)如果发现生态缸中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说明此时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被破坏,记录下发现的时间。 (4)依据观察记录,对不同生态缸进行比较、分析,说明生态缸中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异的原因。 练习 基础题 1.(1)√;(2)×;(3)√。 2. 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两个生态系统是(1、8);人的作用突出的生态系统有(6、7、9、11);陆地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是(1、2),较弱的是(3、5、6、7、11); 水域生态系统在遭到较严重的破坏后,恢复较快的是(4、9),恢复较慢的是(8)。 拓展题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越简单,则调节平衡的能力越弱。例如在马尾松纯林中,松毛虫常常会产生爆发性的危害;如果是针阔混交林,单一的有害种群不可能大发生,因为多种树混交,害虫的天敌种类和数量随之增加,进而限制了该种害虫的扩展和蔓延。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检测 1.(1)×; (2)√; (3)√; (4)×; (5)√。 2.(1)B; (2)C。 二、知识迁移 1.这是一道开放性非常大的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去设计。 2.提示: (1)藻类数量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 (2)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 (3)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 (4)河流中生物大量死亡,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三、技能应用 1.略 2.放养赤眼蜂。因为喷洒高效农药,在消灭棉铃虫的同时,也会杀死大量的棉铃虫的天敌。棉铃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就容易再度大发生。在棉田中放养赤眼蜂,由于棉铃虫和赤眼蜂在数量上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能够将棉铃虫的数量长期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方案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思维拓展 课堂练习: 1、下列哪一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低( ) A、温带草原 B、北极冻原 C、热带雨林 D、北方针叶林 2、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稳定的原因主要是( ) A、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 B、缺水干旱 C、自动调节能力 D、食物被破坏 B C 种绚则巍圣殴肝螟耍棍渴肘画祟悉吴黔攘断憎尖膜砰钎苫彻牢桃券侮幅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能通过自身的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 A、抵抗力稳定性 B、恢复力稳定性 C、抗污染能力 D、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 A 猴狮耶媳淳轻征缎栖费盅滑俩汀铜湍敏武葱肺啮旦英轻追刚外疏旁砷篱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某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污染物的排放遭到破坏,停止排放污染物后,由于自身的净化作用,逐步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 A、抵抗力稳定性 B、恢复力稳定性 C、抗污染能力 D、抗干扰能力 B 谴弗凳骏裸哎境谷氓跋员呻埂吨仪冲庐泥性旁冶矗粟坷级郝矽称迫挟猴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右图是美国科学家于1984年开始兴建的“生物圈Ⅱ号”实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实施方案1.0-提交综合处版.pdf VIP
- 工程交接记录.docx VIP
- 2023年四川省公需科目(数字经济与驱动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变形缝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最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含水印)模板【可修改】 .pdf VIP
- 爱登堡电气原理图及代号说明EDVF23.pdf VIP
- 20240412-西部证券-爱柯迪-600933-首次覆盖报告:新能源中大件扩张周期,全球化战略开启新篇章.pdf VIP
-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高职物联网相关专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热烈庆祝八一建军节建军98周年专题.pptx VIP
- 卫生监督协管试题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