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酶与细胞的固定化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酶与细胞的固定化 一、酶与细胞的固定化 二、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性质与表征 三、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应用 第五章 酶与细胞的固定化 一、酶与细胞的固定化 酶作为工业催化剂存在的缺陷: 1)稳定性差 2)分离纯化困难 3)回收困难 (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定义 1、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概念:P220 优缺点:P220 2、固定化细胞 概念:P221 优缺点:P221 柱式酶反应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二)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 1、酶的固定化 (1)一般方法及特点 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固定化方法和必要的载体以及稳定性研究、改进。 1)三大类方法(或四大类方法): 载体结合法 吸附法(包括电吸附法)、结合法(无机多孔材料) 交联法(双功能试剂) 包埋法(微胶囊法) 2)选择方法依据: a、酶的性质。 b、载体的性质。 c、制备方法的选择。 3)固定化后酶的考察项目: a、测定固定化酶的活力,以确定固定化过程的活力回收率。 b、考察固定化酶稳定性。 c、考察固定化酶最适反应条件。 (2)酶的固定化方法 1)载体结合法 概念:P222 a、物理吸附法 利用各种固体吸附剂将酶或含酶菌体吸附在载体表面上。选择载体的原则:(a)要有巨大的比表面积;(b) 要有活泼的表面;(c) 便于装柱进行连续反应。常见载体有无机载体(高岭土、硅胶、氧化铝、多孔玻璃、活性碳、羟基磷灰石等),有机载体(纤维素、胶原、大孔合成树脂、陶瓷、海藻酸钠CA等)。相对于有机载体,无机载体材料大多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机械强度高和耐酸碱等特性而更具实用性。 b、离子结合法 也称离子交换吸附法。常见载体有阴离子交换剂(DEAE-纤维素、DEAE-葡聚糖凝胶等),阳离子交换剂(CM-纤维素等)。使用中必须注意:pH、离子强度、温度。 c、共价结合法 可以形成共价键的基团:游离氨基、游离羧基、巯基、咪唑基、 酚基、羟基、甲硫基、吲哚基和二硫键等。常见载体有天然高分子衍生物(纤维素、葡聚糖凝胶、琼脂糖等),人工合成的高聚物(聚丙烯酰胺PAM、聚苯乙烯、聚乙烯醇PVA、尼龙等),无机载体(多孔玻璃等)。 c、共价结合法 载体活化的方法有重氮法、叠氮法、烷基化反应法、硅烷化法、溴化氰法等。 重氮法 目前在我们国内用的较多的载体是对氨基苯磺酰乙基(ABSE)纤维素、琼脂糖,葡聚糖凝胶和琼脂等。该方法需要载体具有芳香族氨基。 叠氮法 对含有羧基的载体,与肼基作用生成含有酰肼基团的载体,再与亚硝酸活化,生成叠氮化合物。最后与酶偶联。包括酯化、 肼解、 叠氮化、偶联等步骤。 烷基化反应法 含羟基的载体可用三氯三嗪等多卤代物进行活化,形成含有卤素基团的活化载体。 溴化氰法 本方法主要用溴化氰(CNBr)活化多糖类物质。如纤维素、葡聚糖、琼脂糖等,其中以琼脂糖为载体的占多数(大孔网状结构)。用溴化氰法活化琼脂糖制备得到的固定化酶目前使用很广,特别用作亲和层析,有着良好的性能。 2)交联法 借助双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作用,制成网状结构的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交联法。也可用于含酶菌体或菌体碎片的固定化。常见的功能团:N末端氨基、Lys氨基、Tyr酚基、Cys巯基、His咪唑基等。常用试剂:戊二醛、异氰酸酯、N,N’乙烯马来亚胺、双重氮联苯胺等。应用最广泛的是戊二醛,它两个醛基都可以与酶或蛋白质的游离氨基形成席夫碱(shiff)。 交联法有2种形式即酶直接交联法和酶辅助蛋白交联法。 酶直接交联法:在酶液中加入适量多功能试剂,使其形成不溶性衍生物。固定化依赖酶与试剂的浓度、溶液pH和离子强度、温度和反应时间之间的平衡。 酶辅助蛋白交联法:为避免分子内交联和在交联过程中因化学修饰而引起酶失活,可使用第二个载体蛋白质(即辅助蛋白质,如白蛋白、明胶、血红蛋白等)来增加蛋白质浓度,使酶与惰性蛋白质共交联。 分子内交联:多数发生于低的酶浓度,交联后酶通常仍保持溶解状态。 分子间交联:发生于较高酶浓度下,交联后酶通常保持不溶解状态。 3)包埋法 将聚合物的单体和酶溶液混合后,借助聚合促进剂(如交联剂)的作用使单体进行聚合,从而将酶包埋于聚合物中的固定化方法。 网格型包埋法:将酶或含酶菌体包埋在凝胶细微网格中,制成一定形状的固定化酶,称为网格型包埋法。也称为凝胶包埋法。聚丙烯酰胺凝胶(PAM)、聚乙烯醇(PVA)以及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等。 微囊型包埋法:是将酶包埋在各种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小球内,制成固定化酶。由于固定化形成的酶小球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至几百微米,所以也称为微囊化法。 举例海藻酸钙包埋法

文档评论(0)

aqlsxc66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