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榆树下的欲望》 3幕悲剧,1924年首演。写农场主卡伯特为了农场所有权同儿子埃本和妻子爱碧之间发生的三角纠纷。 《哀悼》 1931年奥尼尔完成了一部著名的长剧《哀悼》。这是套用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三部曲《奥瑞斯忒亚》的格式写的一个三部曲。 奥尼尔的后期剧作《迸入黑夜的没长旅程》是一出自传剧,剧情以作者一家一父亲、母亲、哥哥与本人四人间爱恨交错的关系为线索展开;不过,奥尼尔并没有追求剧本情节的突兀跌宕,整个剧情设笠在蒂隆家的起居室内,故事发生的时问也只局限在同一天的上午八时半至半夜时分,矛盾冲突的焦点集中于母亲的毒瘾与埃德蒙的肺病上。 在他的作品中,悲剧占有重要地位,古代希腊悲剧对它们的影响很深。古希腊悲剧表现人同命运的搏斗,奥尼尔则表现人同生活环境的斗争。他企图用生活环境解释古代希腊人的命运观念。 在现代欧洲戏剧家中,易卜生、斯特林堡和表现主义作家对奥尼尔都产生了比较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广泛地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的社会,其中也反映了唯心主义思想对他的影响。 从表现人的命运和价值追寻这个意义上,奥尼尔的悲剧与古典悲剧具有了共同之处。 奥尼尔戏剧则代表了一种现代观念。“命运”被他视为人类存在本身的内部矛盾,人的内在世界的矛盾冲突转化为悲剧性的行为和事件。 。 1925年奥尼尔在给戏剧史家阿瑟·奎因的一封信中指出,被人们称之为“命运”的东西就存在于人类生命的背后,他经常强烈地意识到那种背后的力量,说明了其不同于传统命运观的看法。 在他这里,命运已不是外在于人、先验于人而绝对对立于人的客观化打击力量,而是由人的存在而来的,人类生命背后的力量,是人类生存中的必然矛盾。人与命运的斗争也不主要体现为人与自然的斗争,而是人与自我的斗争,斗争的悲剧变为“自我毁灭”的悲剧 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剧作家。美国戏剧真正成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在20世纪20至30代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局面,获得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首先应该归功于奥尼尔在戏剧创作中所取得的成就。他的作品也成为表现主义戏剧及西方20世纪现代戏剧的典范,影响各国。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2),美国著名剧作家。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 表现主义文学的特征: 在20世纪最初的二十五年间,以德国为中心,兴起了通称为“表现主义”的国际性文艺运动,涉及到艺术的各个领域,并蔓延到欧美各国。“表现主义”这个术语,最早见于1911年德国画家沃林格尔在《狂飙》杂志上发表的绘画评论中,而作为文学概念是1914年以后,才被文学界广泛承认和采用的。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us)一词来源于拉丁文expressus,有“抛掷出来”、“挤压出来”之意。德国作家卡斯米尔·埃德四米特在《创作中的表现主义》(亦被称为表现主义宣言)中指出:“只有当艺术家的手透过事实抓取事实背后的东西,事实才有意义。” “父子冲突”的主题:以“父亲”和“儿子”的矛盾的形式来表现年轻一带对专横参保的旧制度的反叛和抗议。父亲的形象总是代表着权威、纪律和秩序,它窒息了青年人激情的生命。 人的异化的主题: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和奥尼尔的《毛猿》是著名的表现人的异化的作品。 否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主题,如恰佩克的《万能机器人》,《莱斯》的《加算机》揭示社会对现代化的盲目追求是造成人欲横流、战争四起、人性异化的原因,指出及其文明给人带来混乱和不安,而非精神上的自由,只会让人类互相残杀,最终毁灭世界和人类自己。 “他们所注目的不是落下的石头,而是万有引力的定律。” “不是现实,而是精神” 在表现主义作品中,常见的是强烈的社会情绪、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各种复杂多变的变态心理,如恐惧感、灾难感、孤独感、无能为力感和无归属感等。 表现主义常用的艺术手法是象征、梦幻和外化。表现主义的作品很少真实而具体地描写和直抒胸臆,往往借助独白、旁白、梦幻、道具、场景以及独特的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各种精神活动,使之称为视觉形象。象征也成为他们惯用的手法。 《渴》,1914年 《东航卡迪夫》,1914年。有的批评家认为此剧的上演可以看作美国戏剧的诞生 《鲸油》,1917 《天边外》,1918年。1920年上演于百老汇,获得普利策奖。“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1936年奥尼尔凭此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安娜·克里斯蒂》,1920年 《琼斯皇》,1920年。把人物精神世界外化为舞台形象,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之一。 1 揭示了梦想和现实不可弥合以及梦想本身的变幻莫测。 2对天边外的秘密的幻想,对美的憧憬,即使没有现实价值,仍然是人生的最高价值。 《毛猿》,1921年 《榆树下的欲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