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族婚丧嫁娶的风俗礼仪
礼貌礼节6-1
第 1 页 共 4 页
第 4 页 共 4 页
篇二:祭祀时所用的汉族礼仪行法
祭祀时所用的汉族礼仪行法
分享者:大林
正规的汉民族祭祀仪式,是以民族传统的“正坐”坐于席上,拜时行汉族正规的“拜礼”。连续拜两次时,称为“再拜之礼”。
正坐:着汉服,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
一般拜礼(用于正坐时):着汉服,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缓缓拜手(手至地,头贴手),再缓缓起身(称“兴”)。
再拜:连续行两次拜礼。即“拜-兴-拜-兴-平身”
附端阳祭祀流程
1、就位参祭者立于祭者席上。执事、赞礼就位。赞礼唱:“有司谨具,请行事。”
2、迎神,三闾大夫,魂兮归来。赞礼唱:“迎屈原”。乐者开始演奏音乐。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参祭者皆行再拜之礼。乐止。
3、奠币(献帛)
赞礼唱:“奠币”。乐者奏乐。主祭出,到奠席前。赞礼唱:“跪”。主祭搢 笏,跪。执事捧币,跪,授予主祭。主祭受币,赞礼唱:“奠币”。主祭奠币 于神位前,执事协助。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主祭行礼。
乐止,主祭复位。
4、祭祀赞礼唱:“祭屈原”。主祭出位,到奠席前,搢笏,跪。
①上香。赞礼唱:“上香”。执事递上一支香,主祭在蜡烛上点燃,向屈原画 像鞠躬,许愿,再将香插于香炉中。如此三次。一愿祖国统一,海晏河清。二愿华夏复兴,衣冠礼义。三愿我社雄发,鲲鹏扶摇。
②祭酒。赞礼唱:“祭酒”。执事斟满酒爵,递给主祭,主祭将酒洒在席前的 地上,再将酒爵放到祭桌上。如此三次。
5、读祝①读祝。赞礼唱:“读祝”。读祝官至读祝席,面向神主位,搢笏,跪,诵。
②焚祝文。读祝官将祝文放到席前小盆中,焚烧祝文、月光纸。奏乐,赞礼唱: “鞠躬、拜、兴、拜、兴、平身”。读祝官行礼
6重献
赞礼唱:“从献”。主祭离开奠席,参祭者按照长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 默默祈祷心中所愿,然后向月神行拜礼一次。直至所有参祭者拜完。
7、饮福受胙赞礼唱:“饮福受胙”。引赞引主祭到奠席。主祭搢笏,跪。执事取祭台上酒爵(初献爵),进于主祭,主祭受爵饮福酒,还与执事,再拜。
8、送神
赞礼唱:“送神”。乐者奏乐。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 众官再拜。
9、分胙(zuo) 参礼者分胙,将祭品分用进餐,注意保持环境卫生,态度应端正肃穆。
下面分享下祭祀所需要准备的物品
笏板3块(有条件的众官一人一块)
红绸2块
托盘3个
瓷盘3个
酒杯3个
酒壶1把
白帛一幅
香炉1只
线香3根
红烛2根
粽子6-10个(端午节大家都懂得)
参加人员:
赞礼一人:祭祀仪式主持者
读祝一人:读祝:
主祭一人:主祭兼初献官:
执事二人:负责协助献官进献。执事分别奉香、币、酒爵、祭品等给予献官。 乐者一至二人
参加祭祀者(众官)
篇三:汉族的风俗习惯
汉族名族文化之我见
汉族,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民族,在东南亚被称为华族,又称为华人或唐人,是中国的主要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这个由约公元前5000年起就开始出现雏形的民族,其民族文化经历几千年历史的淘洗与沉淀,已然达到一种璀璨四射的程度。关于它的文化传统数不甚数,今天,我就针对它文化中的几点来浅谈我的一些见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我认为不仅要在其衣食住行上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其民族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与相互融合。只有其民族思想文化上的统一,才会有其强烈的民族归属感、民族荣誉感。在先秦时期,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已经成为汉族人民的心中的民族存在感、归宿感与骄傲感,而三皇五帝,已经不仅仅是历史的伟大人物,而且抽象为我们的精神领袖,更是推崇到精神文化的高度。到了秦汉以后,儒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儒家文化由孔子创立,孟子进一步发扬,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到了汉朝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学推向繁盛。客观上讲,儒学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分拣宗法社会制度下的产物,强调伦理道德、社会责任、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与群体意识。主观上它对维持家庭与社会的稳定,规范社会行为与人才培养,起过有益的作用。然而它压抑个性自由,缺乏平等意识,缺乏科学、民主的人文精神与尚武、创新意识。儒家文化强调伦理道德,修齐治平仁义忠孝,少立大志,耀祖光宗,建功立德,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然而到了宋朝以后,儒学关于三纲五常的律令显过于苛刻,严重束缚人的思想的发展,创新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朵奇葩是道家文化,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与孔子孟子的儒家文化并存2000年,虽然历代统治者多数支持与利用儒学文化,达到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与帝王统治地位的目的,甚至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道家以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范本.pdf VIP
- 小学四年级英语阅读理解30篇及小学四年级英语作文.doc VIP
- 电梯安装工程管理重难点分析.doc VIP
- 2025年保安员资格证考试题库大全(答案附后面).docx
- 【高考必备】高考总复习系列丛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优化设计(第五辑):考点六十三等效平衡Word版含解析[原创精品].doc VIP
- 米家小米智能门锁 E30使用说明书.pdf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说课课件.pptx VIP
- 第一单元峥嵘岁月 第1课情感表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大班幼儿参与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现状及提升策略.docx VIP
- 省优秀科组申报材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