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药事法规试.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事法规试题 G-4-16 一、A型题 1-5 DCACA 6-10AAEDC 11-15BCACB 16-20ACAED 二、B型题 21-25ABCDB 26-30DCACA 31-35BCDDA 36-40ABCCC 三、X型题 41ABCD 42ABCDE 43ABDE 44ABCD 45ABC 46ABCD 47AB 48ABCDE 49ABCDE 50ABC 四、简答题 51.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1)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3)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4)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6)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52.用药人应用药品,不得有下列行为: (1)应用假药、劣药; (2)违反药物禁忌或者配伍禁忌应用药品; (3)应用明显超出治疗疾病所需种类和数量的药品; (4)无正当理由未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应用药品; (5)以非药品充当药品治疗疾病; (6)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53.略 生理学习题答案 G-1-01 一、A型题 1C 2D 3C 4B 5D 6A 7A 8D 9C 10B 11D 12C 13D 14D 15B 16E 17D 18B 19D 20E 二、B型题 21D 22B 23C 24D 25E 26A 27D 28D 29C 30E 31A 32D 33C 34D 35B 36C 37A 38C 39 40C 三、X型题 41ABE 42BCD 43ABCD 44ABDE 45ADE 46ABD 47BCD 48ACE 49BCE 50ABCD 四、简答题 51.正常人体动脉血压的是如何维持稳定? 答案要点与赋分: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加强的主要反射过程;反之,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弱;压力感受器的工作范围为动脉血压在60~180mmHg之间的变化。 52.试述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答案要点与赋分:甲状腺激素刺激骨化中心发育,软骨骨化,促进长骨生长,使身体发育成熟;促进神经生长因子合成,神经元分裂,轴、树突及髓鞘形成,促进大脑发育;缺乏甲状腺激素,大脑和骨骼成熟全都受损,导致呆小症。 五、论述题 53.试述神经冲动(动作电位)是如何通过化学性突触进行兴奋传递的? 答案要点和赋分: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动作电位)传到神经末梢,使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Ca2+通道开放引起Ca2+内流,促进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胞裂、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后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在突触后膜上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达阈电位,触发突触后神经元暴发动作电位。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习题答案 G-1-02 一、A型题 1A 2D 3C 4D 5D 6D 7B 8A 9D 10B 11B 12B 13C 14A 15A 16D 17A 18B 19B 20D 二、B型题 21 22C 23C 24C 25C 26C 27A 28D 29D 30B 31E 32F 33C 34 B 35D 36C 37B 38A 39B 40B 三、X型题 41AC 42CD 43AC 44BD 45CE 46BE 47BC 48AD 49AE 50BCE 51ACDE 52ABC 53ACDE 54ABCD 55ABCE 56ABCDE 57ABCD 58ABD 59ABCDE 60ABCD 四 、简答题 61.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正常菌群是指正常条件下。定居在人体表及开放性腔道中的对人无害的微生物群,其生理意义为:①菌群间的拮抗作用;②合成供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③释放内毒素,激发机体防御机能发育;④提高交叉免疫力。 62.简述病毒感染途径及传播方式。 有三种类型感染:(1)隐性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但机体仍排出病毒成为传染源;(2)显性感染,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明显临床症状,包括局部及全身感染症状。(3)持续性感染.病毒在体内长期存在并不断反复排出病毒,常缺乏明显临床症状,包括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迟发感染。 五、论述题 63.抗体形成需哪些细胞参加?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TD抗原和TI抗原均可诱发体液免疫应

文档评论(0)

sd44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