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2008-2009第二学期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专业 土木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资料
二.现浇钢筋混凝土主次梁单向板楼盖及柱设计
三.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楼盖结构设计
四.混合结构建筑物墙体设计
五.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设计
六.混合结构建筑物墙下条形基础与柱下单独基础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2009-7)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资料
1.1 结构形式
采用混合结构,楼屋盖为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主次梁,竖向承重结构为内框架,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楼梯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1.2 水文地质
地基土层自上而下为:人工填土,层厚0.6~1.0m;褐黄色粘土,层厚4.0~4.5m,fa=80kN/m2, γ=19 kN/m3;灰色淤泥质粉土,层厚20~22m, fa=70 kN/m2, γ=18 kN/m3;暗绿色粘质粉土,未穿, fa=160kN/m2,γ=20kN/m3。
地下水位在自然地表以下0.8 m,水质对结构无侵蚀作用。
基础持力层为褐黄色粘土层。
1.3 设计荷载
基本风压及基本雪压按上海地区采用。
常用建筑材料和构件自重参照荷载规范确定。
屋面使用荷载按不上人屋面设计。
楼面使用荷载值根据荷载规范确定(本设计按4.6表规定取值)。
1.4 楼屋面做法
屋面:细砂面层,二布三油PVC防水层, 40厚C20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双向配筋?4@200), 最薄处60厚挤塑板保温层,,油膏胶泥一度隔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板下20厚纸筋灰粉底。
楼面:30厚水泥砂浆面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板底梁面20厚纸筋灰粉面。
1.5 材料
混凝土:基础用C20,上部结构用C25。
墙体:±0.000以下采用MU10标准砖,M5水泥砂浆;±0.000以上采用MU10多孔砖,M5混合砂浆。
1.6 平面尺寸与使用荷载
二.现浇钢筋混凝土主次梁单向板楼盖及柱设计
2.1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及截面尺寸假定
构 件
截面尺寸b×h假定(mm)
构 件
截面尺寸假定b×h(mm)
板
h= l/40=100
2100
次梁
h= l/(12~18)=500
200
柱
h=H/15~25=350
350
主梁
h=l/(10~14)=600
250
2.2板配筋————弹性设计(取1m板带)
2.2.1
恒载计算: 面层 20×0.03×1=0.6 kN/m
钢砼楼面板 25×0.1×1=2.5kN/m
板底粉刷 17×0.02×1=0.34kN/m
标准值: 恒载 gk(kN/m)=0.6+2.5+0.34=3.44kN/m
活载 qk(kN/m)=3.0×1=3.0kN/m
折算荷载(设计值):恒载 g’(kN/m)=1.2 gk +1.4 qk /2 =6.228kN/m
活载 q’(kN/m)= 1.4 qk /2 = 2.1kN/m
2.2.2内力分析
l =2.0m
板弯矩计算
截面1
截面B
截面2
截面C
截面3
kg
0.078
-0.105
0.033
-0.079
0.046
mg = kg g’l2
1.943
-2.615
0.822
-1.968
1.263
kq
0.100
-0.119
0.079
-0.111
0.085
mq = kq q’l2
0,84
-0.999
0.633
-0.932
0.787
m =mg+ mq
2.783
-3.614
1.483
-2.900
2.050
(kq按活荷载最不利布置取值。)
2.2.3配筋计算
板配筋计算
截面1
截面B
截面2
截面C
截面3
m(kn.m)
4.091
5.245
2.347
4.307
2.850
αs =M/α1fcbh02
0.095
0.122
0.055
0.101
0.067
γs = (1+√1-2αs)/2
0.95
0.935
0.972
0.947
0.965
as=m/(fyγsh0)
341.77
445.21
191.64
360.96
234.39
选用
?8@140
?8@110
?6@120
?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