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奇妙的声学建筑
在中国古代,声学效应早就在实际中加以应用了。《墨子·备穴篇》曾最早记述了应用共鸣现象侦探敌方情况的案例。从公元4世纪起,中国常在碗碟式乐器内控制加入水量的多少,使其发音和其它琴弦乐器谐和。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提到建筑师陈遵发明的与今天以声速测距离相类似的近似方法;唐代的《朝野佥载》一书中也讲到一个工人曾经做了一个机械木僧,能代人在市上行乞,能发出简单的“布施”二字的音。这些成就都走在西方同类发明的前面。除此以外,中国古代还有一项杰出的成就,那就是奇妙的声学建筑。如中国古琴发声低微,古代人就专门盖起琴室,在地下埋设类似共振腔作用的陶瓮,来加强音响效果。还有些特殊建筑,采用陶瓮砌墙,瓮口朝向屋里,使每个瓮都起着吸音作用,屋里的声音就无法传出去。在这些声学建筑中,最有名的要数莺莺塔和北京天坛了。
世界奇塔——莺莺塔
莺莺塔位于山西省永济县普救寺内。本名是普救寺舍利塔,因文学名著《西厢记》把张生巧会莺莺的故事安排在普救寺的舍利塔下,随着《西厢记》的广泛传播和烩炙人口,人们自然地把舍利塔改叫莺莺塔,而其本名倒很少有人提及了。
按1564年知州张佳胤重修普救寺塔时留下的《再建普救寺浮图诗》碑刻记载,普救寺塔“创自隋唐”。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因发生大地震,包括此塔在内的“城廓庐舍尽覆”。现存的寺塔正是大地震后于1564年由张佳胤重新修建的。
现存的莺莺塔坐北朝南,共13层,高36.76米(不计塔刹),为方形密檐式砖塔。它在两个方面保留了唐塔的风格,一是其外形是四方形,内部是四方空筒形;二是塔檐叠涩和檐子呈反曲线形状。
现存莺莺塔被世人称为世界奇塔,这是由于它具有一种特殊的声学效应——蛙鸣声。最早记述这种效应的历史文献为清乾隆乙亥重镌的《蒲州府志》,其卷三第40页“普救寺”条下有这样的记载:
“寺有窣堵坡(即塔),合砖成之,于地击石,有声若吠蛤,盖空谷应响类矣。”
到清光绪十二年,《永济县志》就首次把这种奇妙的声学现象称为“普救蟾声”,并与“南风琴韵”、“溪寺竹影”、“诸冯陶器”、“棲岩虎泉”、“风陵晚渡”、“坡道夜雪”、“首阳瀑布”等7处景观并列为“永济清八景”。
1932年8月21日,著名文学家傅惜华先生在《国剧画报》上发表《西厢记中之普救寺》一文,记载了他1931年前后到普救寺学术考察时的新发现:
“击前地,则声在塔底,击后地,则声在塔顶,前后上下,所应不同。”
1986年,自普救寺修复工程开工以来,李益民、丁士章等先生又先后发现8种以前文献和志书中没有记载的“声学效应”,合称为“莺莺塔九奇”:
1.塔前12米以内拍手或击石,在敲击处附近只能听到“咯”、“咯”的拍手声或击石声,听不到蛙声。
2.塔前15米左右拍手或击石,在敲击处就能听到从塔底传来的“咯哇”、“咯哇”的蛙鸣声。这一发现使傅惜华先生1932年的说法(“击前地,则声在塔底”)更加精确化了。
3.在中垂线(如图5—7)附近离塔面20米以外处拍手或击石,听到的蛙声不再是从塔底传出来,而是从塔的上空传来。这时,不光在敲击处附近能听到蛙声,在中垂线两侧的一定范围内也都能听到蛙声,只是离开中垂线愈远,蛙声愈弱,直至消失;离塔愈远,可以听到蛙声的范围愈大。
4.在塔前对角线(如图5—7)附近
击石或拍手,在敲击处附近只能听到原敲击声。但如果从敲击处向垂直于中垂线方向走去,在中垂线附近可以听到微弱的蛙声,继续前进时蛙声会逐渐变大,至另一条对角线附近时蛙声最大。若沿原方向继续前行,蛙声又逐渐变弱,直至消失。
5.在塔西中垂线附近,离塔面24米处敲击石块一次,会接连听到三声蛙鸣,且三声哇鸣来自不同方向,好像位于三个不同地方的三只蛤蟆的竞相鸣叫。
6.在塔南距塔2.5千米处,有蒲州镇文化站的露天剧场一座,戏台坐南朝北,台口正对莺莺塔。每当有戏在该剧场演出时,在塔基南侧附近能清楚地听到敲打锣鼓声和演唱声,而且听众感受到的声音不是从南边传来,而是从北边的塔里传来,好像把戏台搬进了塔内。当地老百姓常把莺莺塔比作“收音机”。
7.在塔南塔北的东侧,可以听到西厢村(位置如图5—8)街上汽车、拖拉机行驶的声音,这声音由弱变强,又由强变弱,好像汽车、拖拉机就在塔里面行驶。同时还可以听到西厢村农民在家里的说话声及嬉笑声。且声音好像是从塔里发出的,就好像西厢村被搬到了塔内。当地农民由此又把莺莺塔叫做“窃听器”。
8.在塔下附近处敲击,此声音可被塔放大,然后传到很远的地方。1988年修复普救寺的工人在塔下放鞭炮,在距塔200米的办公室内听到的是犹如晴天霹雳般的一连串巨响。当地人由此又把莺莺塔称作“扩大器”。
9.登至塔的第九层,当你在那里说话时,处在9层以下各层上的人听到的声音并不是来自9层,而是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塑料加工故障术语.doc
- 塑胶厂培训资料.ppt
- 塑胶原料中英学名对照表.doc
- 塔克的郊外课件.ppt
- 塔吊、龙门吊司机安全操作技术交底.doc
- 塔尔寺旅游指南 塔尔寺旅游推荐.doc
- 塘厦中学生物晚读晚练.doc
- 塔方案.doc
- 塞缪尔 2.doc
- 塞翁失马4.ppt
- 301115_2024_#ESG_联检科技_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_2025-04-29.pdf
- 300308_2024_#ESG_中际旭创_2024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21.pdf
- 想生科技产品注册公告及所需文件상생기술제품_등록_공고문_및_제출_서류.pdf
- 300760_2024_#SD_迈瑞医疗_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_2025-04-29.pdf
- 300870_2024_#SD_欧陆通_欧陆通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_2025-04-22.pdf
- 301369_2024_#ESG_联动科技_2024年度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18.pdf
- 300937_2024_#SD_药易购_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_2025-04-25.pdf
- 300621_2024_#ESG_维业股份_维业股份: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19.pdf
- 300428_2024_#SD_立中集团_立中四通轻合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文版_2025-04-21.pdf
- 301167_2024_#ESG_建研设计_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04.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