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六)
亚 洲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读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回答1~3题。
1.图示大洲基本的地形特征是( )
A.以平原为主,海拔低,地势低平
B.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自西向东,山地、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D.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均海拔居各大洲之首
2.关于甲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B.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沉积为主
C.降水量大,地表径流丰富
D.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3.关于Q海域及其沿岸地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西海岸为温带季风气候,东海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冬季东海岸降水较西海岸丰富
C.海域内降水丰富,但蒸发量更大,盐度较高
D.流入该海域的河流多源远流长
【解析】1选B,2选D,3选B。第1题,根据该大洲沿40°N的剖面图的地形特点,可以判断出该大洲为亚洲,由此可确定其基本的地形特征。第2题,甲地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气候干旱,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第3题,Q海域为日本海,其沿岸地区都为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冬季东海岸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因而降水较西海岸丰富。
亚洲某地位于45°E、20°N,该地所在国家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据此完成4、5题。
4.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该地所属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是(
A.茶叶锡矿石油咖啡
(长沙模拟
6.有关①地和④地所在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属于西亚④地属于北亚
两国地形都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④地旱涝灾害频繁对农业影响大
①地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④地至①地气温逐渐递减
自④地至②地气温变化大的主因是纬度
③地是谷地气温偏低
③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
影响①、④两地人口密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地形气候
资源土地面积
9.亚洲各地区人口总数超过一亿的国家数量最多的是( )
A.东亚 B.西亚 C.南亚 D.东南亚
10.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不包括( )
A.苏伊士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11.亚洲人口稠密地区集中在( )
A.中亚地区 B.西亚地区
C.北亚地区 D.东亚、南亚、东南亚
【解析】9选C,10选C,11选D。第9题,亚洲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六个,其中东亚有两个,分别是中国和日本,东南亚有一个是印度尼西亚,南亚有三个,分别是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故亚洲超过一亿的国家,南亚数量最多。第10题,马六甲海峡位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之间,不是大洲的分界线。第11题,亚洲人口稠密地区集中在东亚、南亚、东南亚。
12.亚洲有大小民族1 000个左右,不同地区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文化。旗袍与和服分别是下列哪两个国家的民族服饰( )
A.韩国、日本 B.中国、印度
C.日本、印度 D.中国、日本
【解析】选D。日本的传统服饰是和服;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26分)
(1)A、C分别为世界陆地海拔最低点和最高点,试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其成因。
(2)B、D两地纬度相当,但气候差异明显,请说出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3)为研究当地农业发展状况,D处一农村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村进行了社会调查,获得如下资料:
项目
类别 家庭
(户) 人口
(人) 水田面积
(亩) 水稻单产
(千克/亩) 出售稻米
(千克) 机械
(台) 数据 26 82 56 1 160 6 496 2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该村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该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A是死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C是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第(2)题,B位于西亚,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D位于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D是长江三角洲,形成季风水田农业。存在问题从生产规模、机械化水平、商品率等方面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A地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C地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
(2)气候特征:B地终年炎热干燥,D地夏季高温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考点23 定量实验-2016年高考化学考点总动员系列(解析版).doc
- 考点24 探究性实验-2016年高考化学考点总动员系列(解析版).doc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赵普》课件(37张PPT).ppt
- 苏州新区实验初中缪徐老师“无锡名师送培”所作讲座《漫谈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共55张PPT).ppt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课件33张ppt.ppt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再别康桥》教学课件(49张).ppt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月迹》课件(43张ppt).ppt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8.《多一些宽容》课件78张PPT.ppt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102张ppt).ppt
- 艳丽多姿的生物(一)(21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