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柳传志:联想差点消失 3个故事改变人生.docVIP

 70岁柳传志:联想差点消失 3个故事改变人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0岁柳传志:联想差点消失 3个故事改变人生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李佳佳] 发布时间:2014-4-14 亿邦动力网整理: ? ? 这个四十岁才开始创业的男人,或许比许多意气风发、动辄开炮的年轻人经历过太多、看过了太多、无奈了太多、隐忍了太多,最终坚韧内敛、沉稳平和,忍人之不能忍,扛人之不愿扛,才有了所谓“在商言商”的今天。 ? ? 柳传志的背影,1米8挺拔的身姿,那一丝无奈与沉重,正如他创业的过去三十年,见证中国商业环境艰难拓展的整整三十年。 ? ? 今年联想教父柳传志满70周岁,创业整整三十年。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在一众年轻屌丝看来已经功成名就的柳总却因为此前发表“在商言商”论和“谭嗣同”论一时间备受争议。在当下中国语境下,这样的做法是犬儒、是无奈还是智慧真的很难说,我却很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判断柳传志真实的价值观。 ? ? 今年博鳌,嘉宾似乎比往年少,许多VIP要“赶场”,上午是某一场分论坛的主讲嘉宾,下午就成了另一场的主持,晚上还会客串一个晚餐会。我数了数,柳传志在博鳌三天一共会出现在四场分论坛上,而他的女儿,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柳青也将第一次在媒体面前亮相。好奇的我决定追踪一下。 ? ? 在“青年领袖圆桌会议”上,作为导师的柳传志一反常态“忆苦思甜”,回忆他的过去,劝谕年轻人面对现实要“有理想而不理想化”。这句话听起来和他一贯的观点一脉相承,接着柳传志讲了三个故事。 ? ? 故事们的引子是现场肯尼迪家族的传人提及了肯尼迪的名言“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柳传志说:在我年轻的时候,满耳朵都听到的是“你为国家做了什么”,国家从来没问过“他为你做了什么”。 ? ? 第一个故事。柳传志说:“在我17岁高三毕业那年,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真的饿得头晕眼花,那是天灾人祸的原因。 ? ? 这时候团支部又来跟大家说“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受苦受难的人民,希望这个月大家再捐一斤粮票。当时我们一个人定量是一个月32斤粮食,因为肚子里完全没有油水,所以捐一斤粮票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我们都毫不犹豫地捐了,那时候是一心要为国家多做贡献。 ? ? 肯尼迪说这么一句话,美国人民很喜欢;在中国成天说这话,中国人民不喜欢。这是为什么呢?” ? ? 第二个故事。柳传志说:“我创业的时候,80年代,计划经济的时代。我们响应邓小平市场经济的道路出来办企业。 ? ? 但当时中国的政策和各种法律规范都是按照计划经济定的,会有很大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人会非常的纠结。就是如果你完全遵守法规做事,什么事你都做不通,你要踩红线边缘,就会冒险。 ? ? 有的时候我们会受到很大的委屈。比如说,在1986年前后,我们创造了一个产品,叫联想式汉化卡,有这个东西就能帮我们大大推销计算机。中国政府的物价局定价,只是把你的硬件成本加上20%就是你的利润,高过这个就要罚款。人的智慧,做软件的智慧完全不算在内,那一年就要罚我们一百多万,我们公司全年利润也就几十万。 ? ? 我就想到局长家里去申诉,但人家不见我们,因为我们是小公司,会受到很多委屈。回来以后我们年轻同事说我们应该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把这个事情的不公平公布出来。 ? ? 但当时我脑子里很明白:我现在要办的是企业,我没有这个责任和能力,改变社会的不公平。我们还是适应环境,努力地去请他们尽量减低罚款吧。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做呢。如果我们当时真的跟海淀的有关部门闹翻了的吧,我的公司就不能存在了。” ? ? 第三个故事:柳传志说,现在大家看我都觉得我很温和,脾气很好。但是20年前我脾气非常火爆,那时的同事都知道我着急会把桌子都推翻了。当时就是因为我在第一线干活,很多事情觉得同事做得不好我就着急。 ? ? 是什么事提醒了我以后不发脾气了呢?后来我们公司进来了一个年轻人,这小伙儿现在已经很有名了。他跟他的部下说:“柳总为什么有人格魅力?柳总能发脾气!脾气能发到点儿上!”我这一听就紧张了,因为如果大家都赛着发脾气,这公司的气氛必然干燥。 ? ? 从此以后我就拼命纠正自己不发脾气了,这一点我还是改得挺好的,得到了我的家庭和我的同事的一致表扬。 ? ? 三个故事讲完,我突然明白了柳传志变得温和抗压,或者说所谓犬儒、怯懦、圆滑的清晰路径。这个四十岁才开始创业的男人,或许比许多意气风发、动辄开炮的年轻人经历过太多、看过了太多、无奈了太多、隐忍了太多,最终坚韧内敛、沉稳平和,忍人之不能忍,扛人之不愿扛,才有了所谓“在商言商”的今天。 ? ? 活动结束,我冲上去“围堵”,问:“柳总,曾经的您很弱小,只能理想不理想化,因为还没有能力改变社会的不公平。可如今的您完全有力量创造不同,为什么不改变呢?” ? ? 柳传志谦逊而又有一丝紧张:“没有没有,势能还差得很

文档评论(0)

hebaidid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