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第四章素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丹尼森的增长核算 什么是增长核算?(就是因素分析),包括: 估计每一个决定产出的因素的 既定变化对产出影响的大小 国际间产量水平的差别 在决定差别的因素间 进行分配 国民产量或 人均产量增长率 在改变和引起增长 的决定因素 之间进行分配 每一种要素的贡献份额有多大? (一)美国国民收入的增长因素(1929-1969) 年增长率% 占总增长率%(贡献) 国民收入 3.33 100 总投入量 1.83 54.4 (其中)劳动 1.31 39.3((其中))教育 0.41 12.3 (其中)资本 1.50 15.0 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 1.52 45.6 (其中)知识增进 0.92 27.6 (其中)规模经济 0.76 10.8 知识增进 规 模 经 济 劳动等 教育 资 源 配 置 资 本 投 入 经济 增长 这些是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其中,知识增进是长期内真实的 生产率提高的基本因素 Denison 1. 要素分类分析 在分析中,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因素分为2大类7小类: ①第一大类为生产要素投入总量的增加。其中包括4小类内容: 就业人数与工时、就业者的年龄与性别构成、就业者的受教育年限、 资本存量的大小。 ②第二大类为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生产率)。包括 资源配置改善、 规模经济、 知识进步。 2.丹尼森估算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929~1969年间美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3.33%,其中: 由要素投入总量增加带来的增长率为1.81%,占总增长率的54.4%; 由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增加带来的增长率为1.52%,占总增长率的45.6%。 资源配置改善因素是0.29%,占总增长率的8.7%, 规模经济因素是0.36%,占总增长率10.8%, 知识进步因素是0.92%,占总增长率27.6%。 1948~1969年,知识进步因素对总增长率的贡献又上升到30.9%。 1983年,他又对美国1948~1981年的经济增长作了分析,发现:这期间年增长率是3.2%,其中 要素投入增长为1.1%,贡献是34%; 全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2.1%,贡献是66%。在这中间 教育因素的贡献占19%, 知识进步因素的贡献占47%。 二、丹尼森的增长核算全要素增长率: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 日本的要素生产率很高。投入也高。 欧洲的要素生产率最高 加拿大的要素生产率比较低,投入较高 美国的要素生产率看起来不高 北美和西欧 为什么增长率不同(1950-1962) 1、生产率的起点不同: 西欧的生产率起点低 经济增长过程中,要素生产率所作出的增长贡献表现比美国相对要大些。 2、投资的结构不同: 例如加拿大由于幅员辽阔而且寒冷,因此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比例就要比西欧高。 北美和西欧 为什么增长率不同(1950-1962) 3、在知识增进、技术、管理及组织水平的差别 4、技术的“中心”和“周边”的相对位置: 因为技术进步和扩散是需要时间的 在不同国家之间、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在获得新技术的时间上有先后, 获得的回报就有厚薄,也就相应地出现增长率的差别。 5、资源配置的起点和过程不同: 在资源中,尤其是人力资源在不同行业中的配置及流动的速度不同,因而对增长的贡献也就表现不同。例如英国本身农村劳动力的比例只有4%,由劳动力转移所作出的增长贡献相对就比意大利低,后者的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0%~30%。 日本经济为什么增长快?(1953-1971) 有多快? 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率大约两倍于西欧和加拿大,三倍于美国。年平均增长率为8.77%. 为什么快? 5个主要的增长因素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比西欧和北美的大。在这个8.77%中: 总投入量:3.91 (其中)资本投入量 2.06,劳动投入量1.85 要素生产率:4.86 (其中)知识增进1.97 规模经济1.94 ,资源配置的改善0.95 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大于要素投入量的贡献二、丹尼森的增长核算 日本经济为什么增长快 ●丹尼森对日本经济的增长进行分析后, 认为要素生产率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大 于要素投入量所做的贡献。他把日本各项增长因素 分为过渡性因素和持续性因素 , 过渡性因素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失,最后只有持续性因素起作用 。 “过渡性”因素:即因为日本是经济发展的后来者或是因为长期以来的低效率得以改进而产生的; “持续性”因素:是能长久存在,变动不会很大的部分。 过渡性因素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失,资源配置的改善就属于过渡性因素。 3.丹尼

文档评论(0)

a5522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