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学院: 管理学院
专业: 工商管理 年级: 2010级
题目:心理契约视觉下的知识型人才激励方法与案例分析
学生: 任海洋 学号: 1001031104
指导教师: 熊威 职称: 副教授
2014年5月4日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2014 年 5月 4 日
心理契约视觉下的知识型人才激励方法与案例分析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核心资源是知识型人才,但他们大量的流失成了当今困扰很多民营家族企业发展的问题,这种现象会给民营家族企业的发展造成极大影响。本文将从民营家族企业知识型人才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心理契约的角度出发,浅析民营企业知识型人才流失的原因,然后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构建和谐心理契约,并且给出构建和谐心理契约的办法。
关键字:心理契约;知识型人才;知识型员工
On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private family
business with the loss of knowledge workers
Abstract: The core resources organization is the knowledge economy knowledge workers, but they lost a lot of problems plagued many of today become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Survey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this phenomenon will cause a great impact. This article will be an important factor from the private enterprise knowledge workers lost - starting angl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alysis of the Causes loss of private enterprise knowledge workers, and then propose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 to build a harmoniou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give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o build a harmonious way.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private family business; knowledge workers
一、绪论
(一)探究的目的意义
现代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但大批民营企业都面临着人才流失率过高的问题,而在流失员工中占较大比例是高管和技术人员,也就是知识型人才,他们的流失必然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原因是员工的心理契约失衡,即个人的目标和组织目标不相契合。本文将结合我国民营家族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对员工流失与心理契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探讨出减少民营家族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途径,使企业与知识型员工达到双赢的局面。所以,浅析“心理契约”与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课题是很有必要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心理契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施恩(E. H. Schein)教授提出的一个名词,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不断完善,相应的国外的企业更加关注这一个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不断的发展,以便其更加的适应市场的要求。“心理契约”是最先起源于国外的理论,我国改革开放也仅仅过去40余年,与国外的相比,我国研究的“心理契约”算是起步较晚,而且较为的薄弱。国内的众多学者从本世纪初才开始关注,研究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综述性研究、心理契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三个重要的方面。
(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