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闻主义”初探.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还能怎样做新闻——“新新闻主义”初探 时间:2012-03-13 08:08来源:未知 作者:新闻学术编辑 点击: 746 次 (责任编辑:新闻学术编辑) ? ? ? ? ? ? ? ? ? ?? 2012/3/13????作者/许冰清(新闻学术栏目编辑)????文编/王燕 ? 目前,国内读者能够接触到的新闻作品风格,按照《传媒的四种理论》归纳,大致可分为与前苏联一脉相承的共产主义新闻理论,以及缘起于西方严肃新闻报道的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两种。前者宣扬“宣传大于信息”,后者则用严谨的逻辑和翔实的例证讲明事情本身,强调“客观公正”的新闻操作理念。 那么,除了“通稿式新闻”和“逻辑性新闻”这两种操作模式,我们还能怎样做新闻? 事实上,新闻从无定数。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就曾风行过一种全新的新闻操作方法。这种被称作“新新闻主义”(New?Journalism)的模式,强调作品的文学性,敢于用“主观性”去挑战当时已成惯例的“客观性”,在各大主流媒体都曾崭露头角。本期笔者将结合学界观点和报道文本,对这一新闻操作模式进行简单介绍。 “新新闻主义”的缘起和发展 在学界,“新新闻主义”的雏形被认为最早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而实际上,其强调的“文学性”、“创造性”描写方式在十九世纪之前便已出现在各类非虚构(non-fiction)类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中。 当时在美国,大多数媒体坚持专业主义模式,信息至上的倒金字塔结构作品依然牢牢占据主体地位。随着五十年代朝鲜战争的失利、与第三世界冷战冲突日益加剧,美国国内似被一股巨大的失落、焦虑感笼罩,颓废情绪蔓延整个社会,理性主义逐渐被存在主义取代。严肃刻板的新闻报道除了为读者提供无关痛痒的信息之外,似乎并无更多功用。 “新新闻主义”就诞生于这样的历史时代。严肃的新闻可以被比作结实的碎瓷片,提供了实打实的信息,却冰冷、刻板、碎片化。“新新闻主义”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它将信息内化,热情,夸张,故事讲得生动而完整。 如果我们要对“新新闻主义”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将其表述为:在采访上,利用感知和采访技巧,获取采访对象对某一事件的深层次的、复杂的观点;在写作上,则利用小说的写作手法,将重点放在记者个人写作风格的构建和文章的细节描写上。“在这种新闻中,记者是作为中心人物出现的,他是一个对各种事务进行筛选的个人反应器。”新新闻主义的奠基人之一汤姆·沃尔夫是这样定义记者在该类报道中的作用的。 虽然受到了恪守专业主义的媒体记者的猛烈抨击,但能够提供更为直接的感官刺激的“新新闻主义”仍然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在许多当时的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纽约客》等传统平面媒体的版面上,都出现了“新新闻主义”的作品。这样的势头持续了近十年,才慢慢平息下来。 “新新闻主义”的高潮及代表作品 “新新闻主义”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处于毁誉参半的状态,但这不妨碍它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美国涌现出了一批擅长于写新新闻主义作品的高手,如诺曼·梅勒、汤姆·?沃尔夫、杜鲁门·卡波特等。 “星期日早上10?时,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山头。车,数里长的车,四面八方而来;数以百万计的车阵,似用蜡笔画成,水绿色、水蓝色、炭棕色……。香吉士的橙车,三十一种口味的冰淇淋车,统统在这些车龙中。守护着北卡罗来纳州的老太阳,一直从挡风玻璃爆出光芒……” 这是沃尔夫在《美国最后的英雄》(?The?Last?American?Hero)?中描绘的场景。任何初读这段文字的读者都会在脑中不自觉地勾勒出作者所希望展示的画面,?很直接地将这一段充满想象力的描述与小说中所设置的场景联系起来。在文中,场景对于新新闻主义者而言是将新闻戏剧化的主要技巧。没有场景的贯穿,?这样的报道只是一部详细的史料记载。 乔·麦金尼斯(Joe?Mcginniss)所著的《一九六八年总统促销》,将1968?年尼克松竞选总统时拍摄三条宣传广告共拍了12?次的事情从头到尾、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仅描述摄像机开关的次数就多达19?回。随着每一次摄像机开关的“哔、哔”声,读者便随着记者一同体验着事件的发展过程。在一般的新闻报道中,这样的过程大致会被描述两三次然后进行总结,而该文中对尼克松的描述则重复了12次之多。 在类似文本大获成功的同时,学界也开始将“新新闻主义”作为一种严肃的新闻学理论进行研究。汤姆·沃尔夫在1972?年12?月号的《绅士》(?Esquire)上,详细指出了新新闻与小说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并列举了新新闻作家所采用的四种实际技术。包括:(1)一幕幕场景接场景的结构(?scene?-?by?-?scene?construction)?;(2)对话的全部实录(full?record?of?dialogue);(3)第三者的观点(?Third?-?person?po

文档评论(0)

laoshang_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