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分场现场处置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化学分场
2015年月日 汇报公司
姓名、位置 应急管理小组
伤害部位及状况 赶赴事故现场
组织现场处置
伤害部位
人员状况及位置
4 注意事项
4.1 现场紧急救护时救护方法应正确,应由熟练掌握救护方法的人员进行操作。应急救援过程中要沉着冷静,救援人员要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搬开身边可移动的杂物,扩大活动空间。
4.2 现场救援人员在救援伤者结束后,避免触及周围带电设备。将故障设备隔离,设置围栏悬挂安全警示牌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场所。
4.3 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烧烫伤伤亡事故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可能发生事故类型的危险源分析
1.1.1烧烫伤突发事件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电烧伤等。
1.1.2在机组检修、设备改造,日常生产维护,对外承接检修工作中,因(1)设备、设施存在缺陷(2)防护缺陷(3)标志缺陷(4)指挥错误(5)操作失误(6)缺乏有效的监护(7)人的不安全行为(8)不严格执行机械作业有关规程制度(9)没有或不认真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等原因均有可能造成烧烫伤。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在高温高压压力容器、管道、阀门,电火焊作业及发生火灾等区域或设备进行检修、操作工作。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烧烫伤事故不分季节,烧烫伤事故可造成人员轻伤、重伤甚至死亡。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或高温高压设备能量突然释放等原因均有可能造成烧烫伤。
2 应急组织与职责2.1 人力资源
化学分场从事设备及区域清扫、巡视、操作的人员。
2.2 应急组织机构
组 长: 主 任
副 组 长: 副主任
成 员: 专 工 安全员 当班运行人员 试验班人员
2.3 职 责
2.3.1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副组长)职责
2.3.1.1负责本单位人身伤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
2.3.1.2接受公司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必要时请求应急援助。
2.3.1.3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组织现场抢救。
2.3.1.4督促、检查本单位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2.3.2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职责
2.3.2.1经培训具备各种人身伤亡突发事件的预防、救援工作的能力。
2.3.2.2执行应急组长或副组长下达的指令,搞好应急抢险、调度救援力量(含人员、物资、设备)等各项工作。
2.3.2.3参与人身伤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3 应急处置3.1 现场处置程序
3.1.1发生烧烫伤突发事件后,工作组成员或发现人立即汇报分场主任或当值值长,同时迅速向120发出紧急求救。分场应指派专人引导医务人员快速进入事故现场。
3.1.2应急小组各级人员应及时到达现场,立即做出响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现场应急急救箱组织施救、抢修及恢复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3.1.3应急指挥人员到现场后根据事故影响范围,事故类型,人员伤亡情况,严重程度,可能后果和应急处理的需要等,向上级应急小组汇报。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当发生烧烫伤事件后,受伤人员及救护人员首先应使“热源”离开伤者身体;离开火灾现场、去除触及皮肤粘膜的热液、热物、电源等,尽快脱去热液浸湿的衣物,扑灭身上的火焰(脱去燃烧的衣物、冷水浇正在着火的衣服、用大衣、棉被、毯子覆盖使火熄灭、就地打滚压灭火焰、跳入身边的水池等)。如果烫伤人员是被压力容器的突然漏泄而烫伤的,在抢救被烫伤人员的同时还应立即隔离漏泄的压力容器,切断所有的汽源、水源,及时让受伤人员脱离热源至安全区域,并按逐级汇报程序进行报告。
3.2.2现场人员立即在现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