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四单元 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案例分析无影“杀手”2008年7月14日下午五点多,上海浦东新区公安分局接到报案,一名男子在家中服毒自杀。自杀者叫曹飞,年仅27岁。在曹飞房间的桌子上,有一封留给家人的遗书,上面第一句话令人震惊。“别碰纸杯,剧毒氰化物”。据查氰化物一旦摄入人体,几秒之内使人致死且难以抢救。由于氰化钠的毒性很强,我国对其生产、销售、运输都是严密监控的。随后一个多月里,河南的小亮,宁波的李某也因为服用氰化钠自杀死亡。那么,受到严密监控的氰化钠,怎么会落入三个普普通通的自杀者手中呢?经警方侦查发现,这些剧毒品来自哈尔滨一个叫做杨海东的人。审讯中交代,他从网上查阅信息并从网上邮购过来,然后加价倒卖给三位自杀者,从中牟利2万元。而且他手中还有准备寄往全国各地的快递单20多份————危险在扩散。 想一想: 1.案例中,杨海东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2.如果他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那 么他犯的是什么罪行?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第四单元 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是指违法情节特别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 具有严重危害社会行为 触犯刑法的行为 应受刑法处罚危 害 国 家安 全 罪危 害 公 共安 全 罪破坏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 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 贪污贿赂罪侵犯公民人身 权利民主权力罪侵犯财产罪军人违反职责罪渎职罪 犯罪类型 犯罪分子应受到刑罚处罚 刑 罚 对极少数罪大恶极、非杀 不可的犯罪分子,判处死刑 立即执行是为了使他们不再 危害社会 又叫刑事处分或刑事制裁, 是由人民法院依照刑法对 犯罪分子实行的强制处罚 还可以对社会上的不稳定 分子起到警示和抑制作用, 使他们消除犯罪念头,防止 犯罪的发生 给犯罪分子以强迫劳动和思想 改造,使他们认识到犯罪时可 耻的,要改恶从善,成为遵纪 守法的新人 含义 目的1 目的2 目的3 互动在线 1.杨海东的行为属于违反刑法的 犯罪行为。 2.被告人杨海东犯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 判处有期徒刑7年。 辩一辩: 1.杀人放火是不是犯罪? 2.偷人一元钱是不是犯罪? 3.隐匿、毁弃或者非法拆开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是不是犯罪? 4.出于开玩笑,将朋友的一分家信拆开是不是犯罪? 5.借同学十块钱不还是不是犯罪? 6.在校园内敲诈同学的零用钱是不是犯罪? 刑事责任年龄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罚的种类附 加 刑 主 刑 死刑 独 立 使 用 可作为主刑附加刑同时适用, 也可独立使用 无期徒刑 有期徒刑 拘役 管制 没收财产 剥夺政治权利 罚 金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1.犯罪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 2.犯罪的类型 3.犯罪分子应受到刑罚处罚 4.刑罚的种类——主刑和附加刑 加强未成年人预防 犯罪的意识 廉洁自律, 做守法的劳动者 培养见义勇为, 见义智为的品质 二.同犯罪行为做斗争 2 1 3 1.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意识 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 犯罪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懂得违法和 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 违法犯罪的意识 处理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因素影响外,就主观 来说,主要是法律意识淡薄,自控力差,认知能力低, 价值观扭曲,缺乏正确的交友观等目 的 原 因 一方面,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意识,自觉抵制 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未 成年人在受到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 自我 防范 意识 【创境激趣】 [情境创设] 因盗窃罪判刑3年的小华在上小学时,就曾多次有过小偷小摸的行为,逐渐养成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尽办法据为己有的不良品性。初中二年级的一天,他从居民家的窗户爬进室内,将钱和首饰偷出,结果被判刑。 [问题思考] ●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说明未成年人小华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1.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议一议: 小华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呢? (总结归纳) 小华犯罪的主观原因是,法律意识淡漠,认知能力差,自控力差,价值观念扭曲,自私贪婪。 议一议: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保险学》第四章保险的分类绪论.ppt
- 《北京亮起来了》绪论.ppt
-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经纪机构代理成交版)》绪论.doc
- 《背影》说课绪论.ppt
- 《背影》优秀绪论.ppt
- DUSTO大东2015武汉装修手册教程.ppt
- 《别对自己说不可能》绪论.ppt
- 《不定期船营运管理模拟系统》实验指导书绪论.doc
- FANUC弧焊机器人培训教程.ppt
- 《国际结算》期末及参考概述.doc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2课时 点的坐标特征.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3课时 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4.3 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5讲7.1.1条件概率(学生版+解析).doc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9讲8.1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8.1.1变量的相关关系+8.1.2样本相关系数)(学生版+解析).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2课时 加减消元法.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一)2025年秋季学期讲义第01讲1.1.1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学生版+教师版).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1课时 代入消元法.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3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3).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4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第2课时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