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审定统稿临床专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分册 ***学院教务处编 二00六年六月 目 录 1.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2.生理学教学大纲 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4.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5.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6.药理学教学大纲 7.诊断学教学大纲 8.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9.预防医学试验教学大纲 10.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11.医学影像学(超声诊断)教学大纲 12.中医学教学大纲 13.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14.皮肤病学教学大纲 15.外科学教学大纲 16.内科学教学大纲 17.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18.儿科学教学大病学教学大纲 20.精神纲 19.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2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 22. 眼科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 大纲说明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学科。做为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配布形式以及人体各部的层次结构、各器官的配布组合和位置毗邻关系的知识,掌握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目的与要求:(一)通过课堂讲授,实地解剖或标本观察,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三基)。(二)在教学中,应该以形态与功能相关,局部与整体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进化发展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人体解剖学基本内容,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三)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操作的能力;也要适当地联系临床。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同时,适当反映国内外有关最新科学进展。 本课程在教学中分为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两大体系,按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中枢神经解剖学三步进程施教。系统解剖学与中枢神经解剖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局部解剖学以学生自主进行解剖为主,以切合本课程教学特点,力求教学内容的衔接呼应,授课方式的优势互补。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系统解剖学为36学时,局部解剖学为82学时,神经解剖学(含感官)为56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为1∶2。 本课程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为基本教材,安排在入学后第二学期完成。 在教学中采取大班课堂理论讲授,小班实验实物示教与学生自主解剖尸体等教学形式,使用多媒体课件、录相、图谱等多种教学手段。 系统解剖学 绪 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地位、研究任务和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熟悉人体的分部、器官和系统的概念。熟悉解剖学的发展前沿及其学习方法。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分科、发展简史和人体器官的变异与畸形的一般概念。 教学内容: 系统解剖学的定位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 运动系统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骨的形态、构造,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躯干骨的形态、主要结构,椎骨的连结、脊柱和胸廓形态、整体观和运动;颅的组成和功能、颅的整体观及主要结构;附肢骨的组成、形态、主要结构、各大关节(包括拇指腕掌关节)的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全身重要的骨性标志;骨骼肌的形态、构造、功能和肌性标志;头、颈、背、胸、腹、四肢各部主要肌的起止、形态、功能和上述各部肌的分群、分层、排列、功能及膈的形态和作用。 熟悉:骨的化学成份和物理性质;鼻旁窦;颅的连结。 了解:骨的可塑性与骨组织工程;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上、下肢骨常见的变异和畸形;上、下肢的局部记载。 教学内容: 第一章 骨学。第一节 总论。骨的分类;骨的表面形态;骨的构造;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骨的发生和发育;骨的可塑性与骨组织工程。第二节 中轴骨骼。躯干骨;颅。第三节 附肢骨骼。上肢骨;下肢骨。第二章 关节学。第一节 总论。直接连结;间接连结。第二节 中轴骨连结。躯干骨的连结;颅骨的连结。第三节 附肢骨连结。上肢骨的连结;下肢骨的连结。第三章 肌学。第一节 总论。肌的形态和构造;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肌的命名法;肌的辅助装置;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肌的发生与异常。第二节 头肌。面肌;咀嚼肌。第三节 颈肌。颈浅肌和颈外侧肌;颈前肌;颈深肌;颈部筋膜;第四节 躯干肌。背肌;胸肌;膈;腹肌。第五节 上肢肌。上肢带肌;臂肌;前臂肌;手肌;上肢的局部记载;上肢筋膜。第六节 下肢肌。髋肌;大腿肌;小腿肌;足肌;下肢的局部记载;下肢筋膜。第七节 体表的肌性标志。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和标本示教与触摸为主导,应用多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