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7IC2240放大管匹配设计及仿真.docx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W7IC2240匹配及仿真文件编号: XXX-XXXX-XXXX 编 制: 钟俊为审 核:批 准:网拓(上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012 年 7 月目录1目的21.1编写目的22模型下载及安装22.1模型下载22.2模型安装23直流仿真53.1目的53.2步骤54LoadPull仿真154.1目的154.2步骤165Source-pull仿真225.1目的225.2步骤226输入匹配设计256.1输入匹配设计方法256.2步骤257输出匹配设计407.1输出匹配的目的407.2输出匹配的实现方法及注意407.3步骤41目的编写目的记录匹配及性能仿真的全部流程,熟悉使用ADS实现放大管设计、仿真的流程。模型下载及安装模型下载 首先从MW7IC2240放大管的生产厂及Freescale的官方网站上找到相应的ADS模型();我申请了一个帐号:mailto:zhongjunwei@zhongjunwei@密码:zaq1XSW2;下载模型包括放大管的模型和一个库模型:模型安装 1)2)ADS所有的相关文件都要放在英文路径下;34)点击OK,在原理图仿真项目中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库了;直流仿真目的LDOMOS放大管的工作状态由放大管的静态工作电流决定(漏极电流),调整漏极电流需要通过调整栅压得到。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静态电流,必须先得到其栅压;直流仿真的目的就是要得到栅压;方式是通过扫描栅压观察漏流实现;步骤调出模型:增加添加扫描仿真器:进入仿真模组中看里面的原理MW7IC2240包含两级放大管,先扫描推动级栅压设置扫描范围,放大管的漏极电压为+28V这是确定的,只需要扫描栅压,根据datasheet上的描述,栅压大概为2.9V,那栅压扫描范围就设置为2.7~3.5,扫80个点;仿真,查看结果;删除原来的结果图,设置我们需要的结果Add Vs……增加MARK,找到90mA静流时的栅压;栅压约为2.973与datasheet上相差不大;同样的方法得到末级的栅压为2.878LoadPull仿真目的LoadPull仿真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放大管的最佳源、负载阻抗。本身放大管Datasheet有提供这些数据,且仿真结果不一定准确,仿真只是验证一下,熟悉一下流程;步骤Loadpull仿真在ADS中有模板可以借用,只需更改相应的参数即可;放入用新的放大管模型替换原理图中的放大管;放大管的引脚上接上相应的电压,由于放大管有两路电压,需要增益一路栅压电路;放大管上没有用到的引脚全部接地;参数设置:栅压、漏压根据之前DC仿真的结果设置,输入功率根据datasheet上的描述,输入21dBm时,放大管基本能达到Psat;这个地方的设置,参照ADS2008仿真的的黄皮书上描述(我不是很理解)结果与datasheet相差挺大的,说明模型的参考意义有限;在结果中找到最大输出功率的最佳负载阻抗;最佳负载阻抗为11.266-j25.407Datasheet上的最佳负载阻抗为5.444-j6.869;仿真的数据不是很准确,适合用来做匹配设计。Source-pull仿真 目的通过仿真得到放大管最佳源阻抗,用于实现输入端匹配。步骤 Source-pull仿真方法与Load-pull基本一致1)2)设置扫描参数3)结果最佳源阻抗为37.413+j2.613而datasheet上提供的为58.86+j9.463,两者相差甚远,由于Datasheet上的最佳源、负载阻抗为实际测试的结果,应该更准确,所以我们在匹配设计是尽量考虑用datasheet上提供的数据实现;输入匹配设计输入匹配设计方法 匹配设计实现目标是设计一段微带线或电容、电感将放大管匹配到50欧姆;由于我们的功放管工作频段为2110MHz~2140MHz,我们选取中心频点的最佳源阻抗来匹配(可以选取多点匹配实现);2140MHz处的最佳源阻抗为58.860+j9.463,根据共轭匹配原理,此时需要将58.860-j*9.463匹配到50欧姆;步骤新建一个原理图,放入smith chart;进入smith chart设置ZL为最佳源阻抗的共轭转smith chart,首先,考虑输入端的焊盘比50欧姆的线宽窄,先要走一段高阻抗线然后走一段50欧姆线,并电容,再走50欧姆线,再8.2pF串隔直电容;点击“Build ADS Circuit”回到原理图界面,通过选中smith chart,点击向下键可以看到内部的匹新建一个原理图,将图中理想的微带先用实际物理长度的微带线实现,电容用ATC的电容代替,微带线的计算可以用ADS tool中的LineCalc工具实现:电容通过ATC官网上下载600F系列电容的.S2P文件;仿真后,发现偏离很多;通过调谐的方式调整微带线的长度,使其到理想的效果;将原理图导成板图:新建一个原理图,把微带先拷过去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