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一生钦佩的人很多,但其中日本人却很少。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大前研一则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可以说是我的偶像。
我没亲眼见过大前本人。只在媒体(新闻和光碟中)看过。钦佩他的理由,实在是我们二人有些相似之处:
·都是主修工程科,然后做管理的工作
·都是担任企业咨询工作
·都在写文章
·都当老师
·对周遭事务抱着高度的兴趣
·喜欢“改变”
·二人都“瘸”(大前有一阵子因骑摩托车受伤,瘸了好一阵子)
当然从层次和内涵来说,我是完全无法和他相比的。他像是在九重天上,而我才是娃儿起步,万万不能相提并论的。举个例说,他今年未满70,却已出书近70本,平均一年写一本书,这是何等功力。
初识大前,就是看他的书。大约在20年前,那时我和日本人做生意(我基本上对日本人从内心里就有意见的。除了战争情结,还有他们到其他国家的“吃”相太难看。不过和日本人做生意,则比和西方人、和自己国人,要好多了。如果用二句话统括日本商人,我会说他们:实在,讲信用。)对方送了我一本书:The Mind of The Strategist: The Art of Japanese Business《策略家的思维——日本企业经营的艺术》是英文版的。这本书对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的生产策略(制造、科研、还有新产品),做了一步一步系统的介绍,并且告诉读者,在每一个环节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内容很实在,因此读起来很顺。(不像美国书,老谈一些个人的和成功者的经验,让人难以捉摸、判断)。相较起来,这本书还不如说是日本企业新产品开发的作业手册还更恰当。听日本人说这本书在日本,是理工本科生毕业前的必读书目,可以想象它对日本企业的影响之深。对我而言。则透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日本的生产系统与思维方式。和日本人谈生意、说产品,照这本“Bible”去走。大家都有共同语言,问题容易解决。20年前,不知道作者叫“大前研一”,只知道是一位在美国读书的日本人,叫“Kenichi Ohmae”,是位博士。
真正听到大前的名字时,他已经是麦肯锡顾问公司的大老板了。到后来去竞选东京都知事,书生从政,本也是爱国忧民,我们且看他的这一生。
·他是1943年(战争即将结束)生于日本的福冈。因此他是新教育制度的日本人。
·大学本科是日本早稻田的工学部。
·东京工业大学研究所原子力工学科硕士。
·后来进入美国读书,拿到MIT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仍然主修原子力工学,学成后即返回日本。
·1970年(27岁)进入日立制作所(Hitachi)担任核能开发部的工程师。
·二年后进入日本麦肯锡(Mckinsey)咨询公司日本分公司。因不谙管理事务,被美籍同事讥为“公牛身上的乳房”——没有用的人。
·三年后(32岁)大前的一日薪资(再次强调是“日薪”)所得破天荒的到达一万美元(这是在70年代中期),令人瞠目。
·1979年升到麦肯锡日本分公司的总经理。
·1981年担任麦肯锡总公司的董事(Director)及亚太分公司的老总。
·1992年,因关心政治,成立了政策市民团体“平成维新之会”,93年成立了“一新塾”
·1995年从麦肯锡退休,当年竞选东京市长失利。
·1996年在美国史坦福大学任客座教授。
·1998年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政策学院共同成立 Ohmae Associates咨询公司,并任执行董事。
·创办企业创业人养成学校Attacker’s Business School (ABS),并自任校长。
·1980年代早期,曾协助台湾的“中华航空公司”作经营诊断,并设立麦肯锡的台湾分公司。
·他是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国家级顾问,在亚洲人脉丰沛。
·著作等身,超过70本
·目前还是“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新闻周刊”、“哈佛商业评论”、“华盛顿邮报”、“日本时报”以及其他多家出版媒体的“常”期撰稿人,被西方人公认为纵横于东西文化与管理的资深顾问与策略大师。
·英国《经济学人》誉其为当今全球五大策略家之一。
·最新的报道是,他在台湾作二小时的演讲,报名门票合美金170元,有3000人购票入席而满座(有时很不了解台湾人,二小时,170元美金,能听到什么样的内容,还不如用同样的金额,买大前的五本书。仔仔细细读来的有效。)
当然,以上的内容,并非完全让我钦佩他个人之所在。大前让我佩服他的地方,还是他对人生的热爱,对事情的洞悉程度,还有他独特做事的方法和毅力。一个人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这么多的事情,而且研究涉猎之广,让人结舌。我们也用条例的方法,看看他的成功秘诀:
不后悔
对所做的任何决策,不回头再去做利益评估。只往前看。当时离开日立,是放弃所学(他从大三到MIT的博士都一直研究原子炉的设计)。进入麦肯锡是完全不同的领域;退出麦肯锡,投入政界失利,完全没有一点“可惜”的心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