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实验指导书
尚雪梅 编
班 级
学 号 ____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
目录
实 验 守 则 5
实验一 金属模拆装实验 6
实验二 塑料模拆装实验 13
实验三 冲模安装调试实验 18
实验四 注射成型实验 22
实验五 虚拟模具装拆实验 28
实验六 曲柄压力机结构、工作原理与参数 28实 验 守 则
按时进入实验室,不得无故迟到或擅自离退。
进入实验室,应保持安静和整洁,不得喧哗、打闹、吸烟、随地吐痰及乱扔纸片等杂物。
课前应认真预习本次实验内容及有关仪器设备介绍,基本了解实验基本原理,明确实验要求。
认真听取指导教师对仪器及设备的构造、基本原理、实验要求、注意事项等的讲解。
爱护仪器设备,细心操作,注意安全,不得乱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如有不遵守纪律或操作规程而造成事故者,应追究其责任,并作相应处理。实验中如发生意外或异常现象,应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采取安全措施。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各种现象,并如实记录实验数据。每个实验小组的实验记录需经指导教师检查签字后方可结束实验。
要有文明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结束后,应将所用的仪器及设备恢复为初始状态,将所用的量具、工具等整理好,收拾好桌凳,做好清洁工作。样品不要随便乱扔,将其放在指定的木箱里,未经教师许可不得擅自带离实验室。
实验报告是处理实验结果的总结资料,是考核学生实验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须认真独立完成,课后一周内送交指导教师批阅。
实验一 金属模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
模具拆装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真实的模具正确拆卸和重新组装的实践教学环节。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模具结构设计及理论学习,解决现场问题奠定实践基础。
模具拆装绘图实验要求:
1.熟悉模具的结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各个零件的名称、功用及相互间的装配关系;
2.掌握各模具零部件的拆卸装配顺序、方法,正确组装模具;
3.分析和解决模具拆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试模和产品检测方法;
4. 熟悉制图、公差配合、零件材料及成型工艺基础,为后续模具课程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设备、模具和工具
1.五金冲模;
2.实验台;
3.游标卡尺、角尺、塞尺、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一字旋具、平行铁、锤子、铜棒等常用钳工工具,每实验组一套;
三、冲模概述
1.单工序冲裁模: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冲裁模。
图1所示为一副无导向的开式单工序冲裁模。模具工作时,条料沿导料板送进,并由定位板7定位;压力机的滑块带动上模部分下行,凸模与凹模配合对条料进行冲裁;分离后的冲裁件靠凸模直接从凹模洞口依次推出。紧箍在凸模上的条料则在上模回程时由固定卸料板(左右各一块)刮下。照此循环,完成冲裁工作。
1-上模座 2-凸模 3-卸料板 4-导料板 5-凹模 6-下模座 7-定位板
图1 无导向单工序落料模
2. 复合模是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同一部位同时完成数道分离工序的模具。
设计难点:如何在同一工作位置上合理地布置好几对凸、凹模;
结构上的主要特征:有一个既是落料凸模又是冲孔凹模的凸凹模;
优点:生产率高,冲裁件的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高,板料的定位精度要求比级进模低,冲模的轮廓尺寸较小。
缺点: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高;
适用:生产批量大、精度要求高的冲裁件。
图2所示为一副正装式复合冲裁模。模具工作时,将条料沿两个导料销送进,并由挡料销定位;滑块带动上模部分下压进行冲裁,凸凹模外形和凹模进行落料,同时冲孔凸模与凸凹模内控配合进行冲孔;然后滑块带动上模部分回程。
1-打杆 2-模柄 3-推板 4-推杆 5-卸料螺钉 6-凸凹模 7-卸料板 8-落料凹模 9-顶件块 10-带肩顶杆 11-冲孔凸模 12-挡料销 13-导料销
图2 正装式复合模
3. 级进模是一种工位多、效率高的冲模。整个冲件的成形是在连续过程中逐步完成的。
优点:级进模比单工序模生产率高,减少了模具和设备的数量,工件精度较高,便于操作和实现生产自动化。
缺点: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制造较复杂,成本较高。
适用:大批量生产小型冲压件。
图3所示为一副双侧刃定距的冲孔落料级进模。模具工作时,沿导料板将条料送进,并由侧刃挡块定位;上模部分下行对条料实施冲孔,侧刃与侧刃凹模配合,在条料的边缘上冲切下一块长度等于送料步距的料边,在条料上形成一个台肩,为后续送料做准备;上模部分回程,橡胶推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4点题目(200题)与答案种数.docx VIP
- 本特勒电动汽车平台电池包技术--本特勒BENTELER.pdf VIP
-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远程支付应用 第4部分:文件数据格式规范.pdf VIP
- 2022年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pdf VIP
-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VIP
- 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完整版2024.pdf VIP
- 2024年艺术文化生活娱乐知识竞赛-趣味知识竞赛考试历年真题荟萃带答案.docx VIP
- 石油科技成果间接经济效益计算方法.ppt VIP
- 生菜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pdf
-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