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话语分析国内外研究综述摘要: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的语言学学科话语分析,在60~70年代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回顾了过去50多年话语分析发展的历程,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向。关键词:话语分析;国内外话语分析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04-011.引言现在我们普遍认为,话语分析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到了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Sacks、Schegloff、Jefferson等开创了会话分析理论。尽管话语分析学者对话语分析的侧面不同,但总的来说,他们对话语分析的定义包括两个层次:一、话语分析是对超句单位结构的静态描写;二、话语分析是对交际过程意义传递的动态分析。2.国外话语分析研究现状在本世纪30年代,英国语言学教授J.R.弗斯就号召语言学家们在语境中研究言语的意义,并极力主张对人们的会话进行研究,即将会话的整个过程置于语境中来研究。他认为一个句子的语义,其主要部分只有被放在一定的语境下产生的话语内才能说得清,因而我们必须从语段开始分析(1948年,1957年)。但他本人并未在这方面作深入的研究。与弗斯不同,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VSKI)注意结合实际,分析具体问题。60年代以来,话语分析有了很快的发展。语言学家们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许多关于话语分析的理论相继问世。如:功能句子观(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交际动力(COMMUNICATIVE DYAMISM)理论、主位(THEME)、述位(RHEME)、过渡(TRANSI-TION)、新信息(NEWINFORMATION)、已知信息(GIVEN INFORMATION)等等。该研究领域里的重要人物有哈维格、韩礼德、彼多菲、辛克莱尔、库尔哈德、范代克等。70年代初,在会话分析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的有萨克斯(SACKS)、谢格洛夫(SCHE-GLOFF)和杰弗逊(JEFFERSON)等。萨克斯认为,一次谈话至少要包括双方一轮的发言交替。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话语分析作了更广泛的阐述,赋予它更丰富的意蕴。这一时期可被看作是话语分析研究硕果累累的一个时期。1981年,出版了《语篇》(TEXT)杂志。该杂志的主编是范代克和彼多菲(德国),其编委成员是德累斯勒(DRESSELER,奥地利)、金丁(GINDIN,前苏联)、韩礼德(奥大利亚)、利奇(英国)、派列克(PALEK,捷克)、厄科(ECO,瑞典)、诺瓦科斯卡(NOWAKOWSKA,波兰)、卡社尔(KASHER,以色列)、恩克维斯特(ENKVLST,芬兰)、托多罗夫(TODOROV,法国)、胁坂(WAKXSAKA,日本)、弗雷德里克森(FRENERZKSEN,加拿大)、以及美国的格赖姆斯(GRIMES)、朗格克尔(LONGACRE)、塞比奥克(SEBEOK)、海姆斯(HYMES)、欧文一特里普(ERVIN一TRIPP)等,几乎囊括世界各国这一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国外话语分析的兴起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尽管目前话语分析尚无统一的理论,也没有统一的方法,但其研究成果值得肯定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首先,它对机器翻译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在当代的文体学研究中,它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使之收益不少。更重要的是,话语分析研究的成果已被运用到语言教学上,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大大提高。我们深信:话语分析研究的成果将会影响到更多的方面,为人类文明作出重大的贡献。3.国内话语分析研究现状总体而言,我国学者对话语分析的介绍和研究起步较晚,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有较大程度的发展,并与外语教学紧密结合。1981年,王福祥出版了《俄语话语结构分析》,1984年,他又出版了《俄语实际切分句法》,这两本书都是以俄语为例。1988年,黄国文出版了《语篇分析概要》,这是我国第一本以英语为例的话语分析著作,也是我国最早系统介绍话语分析理论的著作。话语分析的专著还有秦秀白(1986),《文体学概论》、王佐良、丁往道(1987)《英语文体学引论》、《黄国文(1988)》、《语篇分析概要》、张德禄(1988)《功能文体学》、王福祥、白春仁(1989)《话语语言学论文集》、王福祥(1994)《话语语言学概论》、胡壮麟(1994)《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徐赳赳(1995)5话语分析二十年》、刘辰诞(1999)《教学篇章语言学》、朱永生、严世清(2001)《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黄国文(2001)《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钱敏汝(2002)《篇章语用学概论》、李悦蛾、范宏雅(2002)《话语分析》、等。论文集影响较大的有朱永生(1993, 2002)主编的《语言?语篇?语境》、《世纪之交论功能》等。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