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学与电影的跨界融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文学与电影的跨界融合摘 要:文学与电影既有本质差异,也有兼容之处,经历百年磨合,催生出了文学与电影跨界交融的诸多创意。本文以香港为例,分析该区域电影的本土、现代和后现代的发展脉络,透析香港小说与电影跨界整合的实验历程,探究香港先锋作家如何机智地化用电影叙事法,综述香港影视导演改编哪些报刊连载小说、广播天空小说、武侠言情财经小说、先锋实验小说等,开创出多元的跨媒介叙事创意。关键词:文学电影整合;香港;百年概述一、文学与电影的本体差异与跨界融合的悖论从本体论角度而言,小说与电影各自存在着不可变的基本元素――语言(words)与影像(images),两者的媒介载体不同,本质也不同,彼此难以替换或渗透。本质就是使某物成为某物的东西。如小说的本质是“运用语言,精于挖掘思想、抽象分析和展现主观视点,擅长想象性、抽象性书写和心理描写,促使读者从思想中获得形象。电影的影像比较直接而具体,电影语言是蒙太奇,即运用富于表现力的拍摄角度、运动和照明,进行银幕镜头的组接切换,以声音和画面产生强烈的直接刺激、戏剧性力量。电影精于表现感情和情绪,促使观众从形象中获得思想”{1}。小说和电影的创作方式有个人和集体差异,读解方式有间接想象与直观感受差异,传达方式有抽象与具象差异。莱辛的《拉奥孔》认为,艺术类型难以跨越。绘画凭借线条和颜色,描绘那些同时并列于空间的物体,绘画不宜处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情节;史诗通过语言和声音,叙述那些持续于时间的动作,诗不宜充分地、逼真地描写静止的物体。因此,时间属于诗人的领域,空间则属于画家的领域。但莱辛的例证只是叙事史诗或是西洋绘画,其理论无法阐释创意层出不穷的新文学艺术现象,如抒情诗、现代心理小说、后现代拼贴小说、中国长卷绘画、连环摄影、现代电影,尤其是跨媒介艺术。巴赞的《电影是什么》指出,就本体论而言,摄影和影像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再现,它们与绘画不同,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有不让人介入的特权。电影跟摄影一样,追求再现事物原貌的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2}。但是,这些所谓的客观性、真实再现,常常令人怀疑。首先,手持摄像机者取景的角度、对画面的取舍等,无不隐藏着主观性;其次,现实客观性本身就不太可得,因为现实永远是多义、含糊和不确定的存在。其实,小说与电影的本体论未必绝对不容置疑。小说与电影存在互通交融的因素:电影有剧本、字幕、对白;小说可用图像视觉想象驾驭文字;在基本形式、叙事、文体、体裁类型、文化历史再现、审美理念、思维模式、艺术效果等层面,电影跟小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少电影都改编自小说(adaptation)。导演自己编剧、写作的电影作者毕竟为数不多。实际上,小说与电影关系发展史应合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天下大势。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电影从纯技术发明发展为艺术,转折关键点是梅里爱将电影与文学叙事结合。在创设初期,电影多向文学霸主取经,大量改编小说,亦步亦趋地学习模仿,强调写实性和故事性。但是,列夫?托尔斯泰早就预言:“电影将给旧文艺直接的攻击,带来新的写作方式;电影识破了运动的奥秘,场景的迅速变换、情绪和经验的交融,都更贴近瞬息即逝的生活实情。”{1}不可否认,电影日益发展为综合艺术,吸纳、吞食其他艺术形式:小说、诗歌、戏剧、绘画、雕刻、建筑、舞蹈、音乐等,成为有效的艺术表现形式。经过长期磨砺,电影理论得以独立发展出自足的话语体系。电影理论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是苏联蒙太奇学派(1924-1951),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蒙太奇构图和银幕建筑学;第二个里程碑,是以巴赞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美学,指导意大利新现实主义(1942-1951),如安东尼奥尼、费里尼和第昔加的电影花毡,还有法国新浪潮电影(1959-1964),如戈达尔、杜鲁福的杂陈和拼贴。第三个里程碑,则是以麦茨为代表的电影符号学理论。{2}这些理论摆脱了电影的文学式批评,转而研究电影叙事与表现的美学风格,成为独立的电影理论。在具体实践上,现代电影创造出了新的形式手段和拍制风格:由写实的故事转到抽象的形式和美学领域,瓦解了主流电影的叙事模式,否定了传统情节结构;频繁地采用跳接,即蒙太奇组接,不按逻辑组合事件,而是使用非理性的意识流,突兀地连接时空;或是叙述者介入进来,主角回头与摄影机和观众对话。现代电影超越了小说叙事艺术,其反叛变革震撼了现代作家,他们反过来吸取现代电影的新技法,如省略、时间中断、碎片视像、交叉剪辑、多元视点等叙事技巧。③法国的新电影小说家罗伯?格里耶、杜拉斯等,推动了新小说和新电影的共同发展。他们参与电影实验,谋求突破小说和电影的规范体系,摆脱表达方式的传统编码。新小说运用电影技法,更注重空间营造拓展;新电影不再固守写实,而谋求再现文学的记忆幻觉和梦境叙述。不同艺术媒介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体裁分门别类的标准被质疑可靠性。后现代作家们更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