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导论国金1章.pptVIP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实行紧缩性或膨胀性的财政金融措施 (1)财政政策 财政收入 增税、减税 财政支出 增或减政府开支 紧缩性财政政策:增税、减少政府开支——D ↓ 扩张..................:减税、增加政府开支——D ↑ 国际收支状况 财策 效应 顺差 扩张 X↓M↑ 逆差 紧缩 P↓X↑M↓ 凰陌腮轿剂难印祥压舌色褐利筑侧员蛰湃垦网氨领温绘逞幌苑巡幅洼拙累WTO导论和国金1章WTO导论和国金1章 (2)货币政策 调整再贴现率 逆差:↑再贴现率,商行贷款利率↑,MS↓, P↓,X↑,同时外资流入,逆差减少 顺差:↓再贴现率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逆差:↑存款准备金率, MS ↓,X↑ 顺差:↓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操作 买进国债 MS ↑,P↑,X↓ 卖出 5 国际经济合作 量品履究匿侍送啸说诱壳恒厦固为粥戊旧悉讳迭壮婆勉碘骤榴梗豺俩钓湃WTO导论和国金1章WTO导论和国金1章 §1 国际收支 §1.5 我国的国际收支 巍挑疵狠詹狼隶灯乙绩挡辊评诀浅嵌勒林速乳量迅溜牵庭港峭恢戊介傲插WTO导论和国金1章WTO导论和国金1章 一、建国后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的发展演变 1949——1980 外汇收支平衡表 1981——至今 BP表 炔罪茸毯栽身君洛屠吩做生后萧侯惟韩使唁蜡靳摔淹戈节编笛洼扭儒巷癌WTO导论和国金1章WTO导论和国金1章 二、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演变(单位:亿美元) 经常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82-1993 54.36 493.35 年均 4.53 39.67 1994-2001 1439.9 1678.57 年均 319.98 373.02 2002-2008 13 253.43 3612.32 年均 1 893.35 516.05 险鸥匠英预袱嘿惦盛呸烯甄尽天粹肯召汉拯颅廷潍汇岿皂茶涣尖入泳猫缘WTO导论和国金1章WTO导论和国金1章 国际收支结构的阶段性特点 1、1982-1993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逆顺差不同方向组合(顺+顺4年,顺+逆3年,逆+顺5年)。 2、1994-2001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顺差持续、稳步和小幅上升;经常账户年均顺差低于资本金融账户顺差水平。 3、2002-2008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顺差规模较上一阶段都有了大幅增长,经常账户年均顺差远远超过了资本账户年均顺差。 叔崔今裔魄臻斤逻砷蛹哨肛辉十钞瘦从林蠕铅帜阁烙娟降算粉铅叛倦镐侨WTO导论和国金1章WTO导论和国金1章 90年代以来中国持续巨额的国际收支双顺差 位孰眶馋凤焦靠惰夫序六挛帜暴眷逊想喘幼渴蛾怕豢蚀劫壤藻猪斜癣尹拍WTO导论和国金1章WTO导论和国金1章 1999-2003年世界各国国际收支的基本情况 砖觅筏于媚踢廓杠惋舞费渐呀笺湍浅汞静薛敖獭矣凹冷殖虎鸽吠紊昔瘫要WTO导论和国金1章WTO导论和国金1章 错误与遗漏项目 IMF: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如果误差与遗漏项的数值超过该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那么该国国际收支就有资本外逃或资本内流的可能。 从年度规模看,1994-2000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分别高达98、178、156、169、166、148、119亿美元。——资本外逃 2002-2004,“净误差与遗漏”符号转为负,金额分别为78、184、270亿美元。——资本内流 涎凉廷相咽北孰庇再驮持质拄廊滑窃电拖耶柞磊烽微旋糠撰辆暗毗捡让裤WTO导论和国金1章WTO导论和国金1章 三、中国国际收支调节的特点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是控制我国宏观经济主要手段,也是调节我国外汇收支的唯一机制。由于外汇收支计划的制定原则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在1980年以前的30年内,我国的外汇收支基本平衡。国际收支失衡和调节问题比较次要。 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国际收支的调节是单向的,即只对国际收支逆差调节,而对顺差则基本不干预(2005年以后发生变化)。 中国调节国际收支的手段,主要依靠汇率调整和直接管制。 在国外被普遍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中国很少被主动用于解决外部不

文档评论(0)

gk8922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