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一 7.小说 (1)背景: ①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兴起。 ②由宋元话本脱胎而来的章回体裁小说,逐渐发展成文学的主流。 (2)成就: ①通俗文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四大奇书”。 ②短篇小说:《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即“三言”“二拍”)。 ③批判现实的力作:《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 (3)评价:在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方面达到新的高峰,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一 七、梨园春秋 1.萌芽——傩戏:傩在原始社会是一种通过娱神来祈求神灵保佑的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 2.形成——南戏: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的一种戏曲,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 3.成熟——元杂剧 (1)特点:多种表演形式结合,故事情节完整。 (2)代表人物及作品: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者,代表作是《感天动地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 4.发展——昆曲 (1)特点: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唱腔婉转优雅,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 (2)代表作:汤显祖的《牡丹亭》。 -*-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一 5.高峰——京剧 (1)背景:明清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成为各种剧种竞争的场所。 (2)形成过程: ①起源:清乾隆年间,徽戏剧团三庆班等相继进京演出。 ②形成:徽班吸取了湖北汉调以及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受京城文化的熏陶浸染,经不断融合吸收形成新的剧种——京剧。 (3)艺术特色: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唱腔“字正腔圆”。 (4)地位: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 -*-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1 2 3 1.概念阐释:中国画 中国画或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汉族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 -*-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1 2 3 2.归纳总结:文人画的主要特征 (1)追求抒情写意是其主要特色。 (2)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3)反映了从注重写实到注重意境的变化。 -*-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1 2 3 3.思维升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平民化趋势 从汉赋、唐诗到宋词、明清小说,语言呈现出由词藻华丽、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变化,这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一趋势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史料一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美]罗伯特·坦普尔《中国,文明的国度》 史料二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论从史出: (1)你如何理解史料一中美国学者的评价? (2)根据史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 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答案 关闭 (1)提示:史料一的作者认为古代中国科技曾经辉煌,领先世界。 (2)提示:特点:实用性,继承性。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 考点一 考点二 拓展升华 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从科技内容上看,实用性强,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从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 (4)从科技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 -*- 考点一 考点二 2.明清时期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 (3)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版】计算机控制系统(康波李云霞)第4章资料.ppt
-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通用)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六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课件资料.ppt
- 【高考政治总复习题型讲解及突破】题型二计算类选择题资料.ppt
- 东西湖两水厂工艺介绍资料.ppt
- 东营市j继续教育互联网+考试题答案资料.doc
- 东赵乡中心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与分配2016.3.9资料.doc
- 个案社工作实务(支持性技巧)资料.ppt
- 【高优指导】2017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4.5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与正切公式课件文北师大版资料.ppt
- 【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2.1物质的分类课件新人教版资料.ppt
- 【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7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新人教版资料.doc
- Unit2TravellingAroundListeningandSpeak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pptx
- 二○○四年纪检监察工作总结.docx
- 8.1基本立体图形8.2立体图形的直观图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pptx
- 3.3DNA的复制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2)1.pptx
- 专题探究1 骈散结合语言美.pptx
- 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民版)练习专题十第19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doc
-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专项1素养3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高考考查支撑点.doc
- Unit2TravellingAround词汇复习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pptx
- Unit2TravellingAround派生法背记单词知识清单-高一上学期英语人教版.docx
- Unit2WaystogotoschoolPartBReadandWrite(课件)-人教PEP版(2012)英语六年级上册(1).pptx
最近下载
- 卫生毒理学课件.pptx VIP
-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体质调理.pdf
- 创作具有幽默和讽刺的作品.pptx VIP
- 2025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协管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分级分期分型与精准防治(2)参考答案.docx
- 2020年度CSNA笔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托管老师兼职劳务合同8篇.docx VIP
- 创作具有幽默和讽刺的作品.pptx VIP
-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方法.pdf VIP
- YYT1437-2023 医疗器械 GBT42062应用指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