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科常用护理操作 及技术规范 遵医附院小儿内一科 谭君梅 * 2014.12 * Contents 吸氧 1 吸痰 2 肌内注射 3 静脉输液 4 雾化吸入 5 血标本采集 6 1. 自身 素质要求 2. 物品(装表) ↓ 1.核对 3. 环境 四准备 2.清洁 4. 病人 ↓ 3.连接 用氧 4.调节氧流量 ↓ 5.湿润鼻导管1.听取病人主诉 观 察 6.插管、固定2.实验结果 ↓ 7.记录 3.氧气装置 停止用氧 ↓ 病人躺卧舒适、卸表 ↓ 整理床单位 用物处理 洗手 记录 先取下鼻导管, 再关闭流量开关 一、吸氧---操作步骤 吸氧---注意事项 安全用氧,做好“四防”即:防火、防热、防油、防震。 鼻导管插入的深度一般为1cm,氧流量一般为每分钟1-2L,面罩和头罩吸氧一般为每分钟5-8L,新生儿吸氧要严格控制吸氧的浓度和用氧时间。 湿化瓶常用的湿化液是灭菌蒸馏水。 面罩给氧时注意面部及耳后皮肤受压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 保证吸氧管路通畅,避免打折、扭曲、分泌物堵塞。 吸氧---注意事项 7.氧气筒应放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品,至少距明火5米,距暖气1米,以防引起燃烧。 8. 氧气筒内的氧气不可用尽,当压力表指示的压力为0.5MPa(5Kg/cm2)时应更换氧气筒。 9. 氧气筒应根据实际情况悬挂“满”或“空”的标志,以防急救时搬错。 1. 自身 素质要求 2. 物品 ↓ 1.核对 3. 环境 四准备 2.连接电源 4. 病人 ↓ 3.调节吸痰压力 吸痰 4.体位 ↓ 5.接吸痰管、试吸 观 察 6.吸痰 ↓ 7.记录 整理床单位 用物处理 洗手 记录 儿童:<0.04 Mpa 成人:0.04-0.053 Mpa 二、吸痰---操作步骤 调节压力 压力表 储液瓶 安全瓶 脚踏开关 开关 电源指示灯 1.操作时动作轻柔,准确,快速。 2.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分析原因,不可强硬插入。 3.吸痰管应一管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