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案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_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docVIP

 第二章教案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_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案编号: 【教学安排】 课 型:理论 教学方式: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与课堂互动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板书 【授课题目】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科学内涵、了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新特点。 2、能力目标:掌握爱国的途径和方法、树立科学的爱国观念,能正确判断践行爱国主义和弘扬民族精神及时代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坚定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信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怎样弘扬爱国主义;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关系;怎样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 250m ) 课堂导引( 15m ): 欣赏艾青的诗作《我爱这土地 》和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 提问:请说出你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需要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新时期我们仍然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首先我们应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2、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 我们先对“祖国”做个了解:古今中外,人们都把自己的祖国比作母亲,对她怀着极其深厚的感情,英文中的“祖国”的单词是“motherland”,字面含义就是“母亲之国”;对“母亲之国”的热爱,是人类的一种共同的情感。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资料1:《七子之歌》1925年3月,身在美国纽约的著名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把被帝国主义掠走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比喻为七个与祖国母亲离散的孤儿,并写出了七块土地对祖国母亲的眷恋,澳门便是七子之首。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从这种深切的呼唤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可以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祖国的感情,这就是爱国主义。 资料2: 肖邦(1810-1849,年终39岁),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作曲家。 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从六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十六岁时加入了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b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 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资料3: 汪精卫,本名汪兆铭(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字季新,笔名精卫。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广东三水(现属佛山市),汪精卫年少时期相貌英俊,被誉为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他谋刺清摄政王载沣的壮举得到举国敬仰,但后来在中日战争期间与投靠日本,晚节不保,沦为汉奸。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汪被举为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党、政权势均在蒋介石之下。12月潜逃越南,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1939年5月,汪精卫等赴日,与日本当权者直接进行卖国交易。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国土)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人民)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爱国家)

文档评论(0)

youkao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