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动物疫g病常识.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禽流感是由 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由 H5 和 H7 (以 H5N1 和 H7N7 为代表)亚型毒株所引起的禽流感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 症状: 禽类被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后,突然发病,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鸡冠出血或发绀,头部水肿,脚磷有出血点,肌肉和其他组织器官广泛性出血,并伴随急性大批死亡。 危害性: 家禽感染病毒后发病急剧、传染性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死亡率甚至高达 100% ,危害巨大,并可向人类传播。 流行特点: 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 21 天。家禽、野禽和鸟类均可感染禽流感病毒,尤其是鸡、火鸡、鸭、鹅、鹌鹑、鸽较为敏感,更易感染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春气温较低的季节多发。病禽从呼吸道、结膜和消化道排出病毒。感染方式包括与发病的禽类直接接触或与受到污染的各种物品(如饲养管理中的设备、受精工具、衣物、运输车辆及饲料、饮水等)直接接触。人员流动与消毒不严也是传播病毒的的重要途径。禽流感病毒不耐高温,在 20 ℃ 的温度下只能存活 7 天,在 60 ℃ 用 10 分钟就能灭活, 70 ℃ 2 分钟以上就可灭活。在 4 ℃ 情况下保持 30-35 天,在水源中或在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病毒对紫外线较为敏感,直射阳光下 40-48 小时即可灭活该病毒。禽肉、蛋煮熟透后,病毒可被完全杀死,目前未发现因食用熟禽肉禽蛋的人受到感染的病例。但如果病禽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可进入人体。 防控措施: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要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一要对各类家禽实行强制免疫,免疫密度达到 100% ,做到“不漏户、不漏禽、不漏针”,这是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农业部批准了国内 9 家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生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并向各省、区、市统一调拨疫苗,自治区防控重大疫病指挥部要求各地要严格执行主渠道逐级供应禽流感疫苗原则,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劣禽流感疫苗的违法行为 , 确保高致病性禽感的疫苗质量和防控效果。二要强化疫情监测和免疫监测,特别是要加强对城市及其郊区、边境地区、候鸟栖息地、发生过疫情地区、大型养殖场和育种繁种基地等重点地区的疫情及免疫监测,健全预警预报机制,提高预警能力;三是严格实施家禽的产地、屠宰、交易的检疫和检测监督工作,规范禽类流通和交易秩序。四是积极引导、探索并创造条件逐步转变现存的散、小、粗的家禽饲养管理方式,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的饲养管理方式,从而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从根本上改善防疫条件,提高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能力,降低禽流感发生风险。五是完善饲养场的防疫、消毒等管理制度,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养禽场、养禽户的鸡舍,内部人员出入场区和鸡舍应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定期对鸡舍、笼具、饮水器等饲养用具进行消毒,并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做到消毒不留死角。五要加强对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舆论引导,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正面宣传有关禽流感的预防科普知识,让各族人民群众都能正确认识禽流感、提高防范意识。六是完善各级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健全突发疫情应急机制,落实各项应急保障措施。一旦发生疫情,务必做到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置,坚决把疫情控制在疫点、疫区,严防疫情扩散蔓延。七是要进一步完善突发人感染禽流感应急预案和有关防治方案,加强医学监测和预防工作,防止疫病向人群传播。 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家畜传染病之一。口蹄疫病毒分为 O 、 A 、 C 、亚洲 I ( AsiaI )、南非 I ( SATI )、南非Ⅱ( SAT Ⅱ)和南非Ⅲ( SAT Ⅲ) 7 个不同的血清型,亚洲主要流行Ο、 A 、 C 和亚洲 I 型。 症状: 口蹄疫主要感染牛、猪、羊、骆驼、鹿等家畜及其他野生偶蹄类动物。病畜在口腔黏膜、舌面、鼻镜、唇部、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经 12-36 小时破溃,局部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伴有体温升高现象,可高达 40 -42 ℃ 。肥育猪和母猪常卧地不起,不能站立,跪地爬行。哺乳母猪或奶牛乳头、乳房处有明显水泡,仔猪或犊牛瘫软在地不能吮乳,且多呈急性死亡。牛、鹿、骆驼等反刍动物口流泡沫状口涎,因口腔溃烂而无法采食,牛特别明显,羊一般不见流口涎。 危害性: 口蹄疫是人畜共患病,被感染的成年牲畜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幼畜可大批死亡。牲畜发病后严重掉膘,产奶量下降,耕畜不能使役。肉食供应及皮、毛、奶等畜产品、食品加工业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对畜牧业

文档评论(0)

haoxian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