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枫荷.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枫荷 百科名片 半枫荷,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具有枫香属Liguidambar和蕈树属Altingia两属间的综合性状,对研究金缕梅科系统发育有科学价值。现残存于中国南部和东南山区,受人为破坏严重,加之天然更新不易,保存植株极少。木材材质优良,旋刨性良好,可作旋刨制品。 目录[隐藏] 简介 形态特征 生长习性 分布范围 组织培养 化学成分 濒危及保护 保护价值 保护措施 栽培方法 半枫荷根 半枫荷叶 半枫荷酒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半枫荷属 特征 本属生境 本属分布 本科概述 相关传说 简介 形态特征 生长习性 分布范围 组织培养 化学成分 濒危及保护 保护价值 保护措施 栽培方法 半枫荷根 半枫荷叶 半枫荷酒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半枫荷属 特征 本属生境 本属分布 本科概述 相关传说    [编辑本段] 简介   现状:稀有种。半枫荷是1962年发现的新属的模式种。现残存于中国南 半枫荷 部和东南部山区。因天然林分受人为干扰严重,分布范围越来越窄,保存的植株也较稀少。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约17米,胸径达60厘米,树皮灰色,稍粗糙;芽体长卵形,略有短柔 半枫荷 毛;当年枝千后暗褐色,无毛;老枝灰色,有皮孔。叶簇生于枝顶,革质,异型,不分裂的叶片卵状椭圆形,长8-13厘米,宽3.5-6厘米;先端渐尖,尾部长1-1.5厘米;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稍不等侧,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浅绿色,无毛,或为掌状3裂,中央裂片长3-5厘米,两侧裂片卵状三角形,长2-2.5厘米,斜行向上,有时为单侧叉状分裂;边缘有具腺锯齿;掌状脉3条,两侧的较纤细,在不分裂的叶上常离基5-8毫米,中央的主脉还有侧二脉4-5对,与网状小脉在上面很明显,在下面突起,叶柄长3-4厘米,较粗壮,上部槽,无毛。雄花的短穗状花序常数个排成总状,长6厘米,花被金缺,雄蕊多数,花丝极短,花药先端凹人,长1.2毫米。雌花的头状花序单生,萼齿针形,长2-5毫米,有短柔毛,花柱长6-8毫米,先端卷曲,有柔毛,花序柄长4.5厘米,无毛。头状果序直径2.5厘米,有蒴果22-28个,宿存萼齿比花柱短。 [编辑本段] 生长习性   产地多属亚热带低山至中山,向南楔入热带,分布点的年均温在18℃以上,极端低温可达-5℃,年降水量1200-1300毫米,半枫荷喜生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如贵阳黔灵山为典型的酸性黄壤,三都、荔波、榕江、赤水等地的半枫荷生长在PH值为5-6的酸性红黄 半枫荷 壤或紫色土地上。花期2-3月,果实秋季成熟。   半枫荷为中性树种,幼年期较耐荫;天然更新力差,萌生能力也较弱,在贵州多散生于海拔700-12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常与蕈树(Altingiachinensis)、丝栗栲(Castanopsisfargesii)、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杨梅(Myricarubra)、细枝柃(Euryaloquiana)、油茶(Cameulaoleifera)、中华里白(Hicriopterischinensis)等混生,有时也生于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疏林中。 [编辑本段] 分布范围   分布于江西南部、广西北部、贵州南部,广东(海南岛在内)。半枫荷为中国特有种,其分 半枫荷 布中心在华南或华东地区的福建东南部永春、西南部龙岩、漳平、南靖和中部南平;江西东南部石城、瑞金和南部龙南、金南、寻乌、安远;湖南南部宜章,广东东北部灌阳、贺县、龙胜、临桂、永福、大苗;贵州的赤水官渡、贵阳黔灵山、榕江沙平沟、雷公山、三都坝街、荔波茂兰、月亮山等山区。由于森林植被严重破坏,残存的种群落数量已极为稀少,多为零星生长的单株,同时其树皮及根可供药用而遭剥皮之灾,如三都坝街一带的半枫荷,其树皮已被刮剥近干顶,实属名存实亡。 [编辑本段] 组织培养   采用单因子比较和均匀设计法,分别研究了影响半枫荷Altingiachingii愈伤组织诱 半枫荷 导和生长的各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于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2mg/L+NAA1mg/L+蔗糖3%;黑暗培养对愈伤组织生长极为有利。 [编辑本段] 化学成分   目的从金缕半枫荷Semiliquidambarcathayensis根茎抗炎有效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鉴定化合物。方法通过巴豆油鼠耳刺激药理实验确定金缕半枫荷抗炎有效部位,利用硅胶柱层析等手段分离单体化合物,借助质谱和核磁(包括HMQC,HMBC)等光谱学测定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该植物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