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民俗概论
城
镇
风
水
作
业工程管理学院
工管1101班 薛娜
2012年11月18日
河北省承德市城镇风水承德,旧称“热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甲类开放城市。1994年位于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而使承德步入了世界文化名城的行列。
承德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这里曾发现的石斧、网坠、陶鬲等丰富的历史文物,就是他们在这里劳动生活的遗迹。殷周时期,这里是山戌、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承德市东约150公里处的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出土过多件西周铜器。战国时代,承德一带隶属于燕国设置的渔阳右北闰、辽西三郡。《史记·匈奴传》记载,燕国曾在这一带修筑长城,现在长城遗址,仍依稀可见。特别是著名的兴隆农具铁范发现,说明当时这一带的农业生产已相当发达的。秦汉以后,历代的中央政权都曾在此设置过行政管理机构。在漫长的历史中,这里的汉、匈奴、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清朝后,热河的地理位置日益重要,这里毗邻京、津、西顾张家口、东接辽宁、北倚内蒙、南邻秦皇岛、唐山,是燕山腹地、渤海之滨重要的区域性城市。由于这里的气候、物产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既可消夏避暑,又可联络蒙古,巩固边防,于是清帝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兴建避暑山庄,直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工程才告结束。山庄建立后,清朝曾有7个皇帝在此驻跸。清代康、乾年间,是山庄和外八庙的兴盛时期。帝王们在此消夏理政,使这里成为全国的第二个政治中心。随着清王朝的国势衰弱,鼎盛一时的山庄和外八庙开始败落。1976年,国务院批准了《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整修工程第一个十年规划》,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得以大规模整修。
“避暑山庄和合承德”承德市城市形象标志诞生, 避暑山庄和合承德。该城市形象标识由图案区、城市形象宣传用语和英文的“中国承德”三个部分三种颜色构成。整体结构既是“承”字的变形,又是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第一景“丽正门”的轮廓。“承”既代表承德,也有“传承”、“承载”之意,寓意“传承历史,承载未来”,预示着承德不仅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更有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左右两侧为“承德”二字的汉语拼音字头“C”、“D”的变形,巧妙地暗含了“承德”二字。中间部分为汉字“合”的变形,取其“和合”之意,“和”乃和平、和谐、祥和之意,“合”乃结合、融合、合作之意;中间部分,既是由三个阳爻组成的八卦之中的乾卦,又是由三个阴爻组成的八卦之中的坤卦,寓意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传统价值观。图形下方的行书“避暑山庄 和合承德”为承德市书法家所书,旨在彰显承德浓郁的文化氛围。最下方的英文“CHENGDE CHINA”寓意承德将要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城市。标识上部颜色为金黄色,寓意皇家园林、佛教胜地,中间立柱为金黄色渐变到朱红色,象征民族团结、和睦相容。同时又是国旗中的两种颜色,象征革命与团结;左右两侧为蓝灰色,寓意承德传统的建筑风格及避暑山庄的建筑风格,红黄蓝又被称为色彩的三原色,其他一切色彩皆因其所生。整体颜色效果寓意着金碧辉煌的外八庙和青砖灰瓦的避暑山庄,以及民族团结和谐相容的代表地,是承德作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见证。标识将承德、避暑山庄、汉语拼音、英文等诸多元素以及红黄蓝三原色融入其中,构图巧妙,配置合理,相生相融,最大限度地充盈了承德的历史文化信息,图形简洁,线条规整,内涵丰富,是作为承德城市形象标识的最佳选择。标识之中的“避暑山庄 和合承德”为承德市的城市形象宣传用语。“和合承德”之中的“和合”意味深远。“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传统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体现。它强调城市、自然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并与当下国际国内倡导的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吻合。“和合”理念在承德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避暑山庄的建筑理念更是和合文化的集中体现,正如康熙皇帝在《避暑山庄记》中所言“度高平远近之差,开自然峰岚之势;依松为斋,则窍崖润色;引水在亭,则榛烟出谷,皆非人力之所能,借芳甸而为助;无刻桷(音:决)丹楹之费,喜泉林抱素之怀”。又如在其三十六景定景诗《芝径云堤》中所言,“测量荒野阅水平,庄田勿动树勿发;自然天成地就势,不待人力假虚设”,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避暑山庄建筑艺术上的天、地、人和谐共融的哲学思想。外八庙的每一座建筑及其背后的故事也都是实现和合、争取和合的历史见证。如普宁寺是纪念平定厄鲁特蒙古准葛尔部反动头目达瓦齐的叛乱而建;普陀宗乘之庙是为接待少数民族领袖而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