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高考必备技巧:高考古诗鉴赏训练教案.docVIP

高三语文高考必备技巧:高考古诗鉴赏训练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必备技巧: 高考古诗鉴赏训练 阅读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1、闺情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注】不忿:怨恨。   (1)诗中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台湾诗人郑愁予在《错误》一诗中有句名言“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你认为这首诗中是否也存在“美丽的错误”?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2、燕子来舟中作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本诗是诗人晚年客居湖南时的作品。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燕子”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3、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诗题为“孤雁”,结合首联和尾联分析,作者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刻画孤雁?   (2)清人朱鹤龄注此诗说:“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分析作者在诗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4、留春令?咏梅花史达祖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顾、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1)“一涓春月点黄昏”—句中妙用了“点”字,请你赏析这个字的妙用。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简析“闻说”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5、清平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这首词写景,虚实结合,试从这一角度分析“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一句的艺术表现力。   (2)“雁来音信无凭”一句,表现了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6、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送柴侍御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这是两首送别诗,两诗诗眼分别是什么?它们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2)两诗首句都写得别致,有什么相通之处?   7、咏钱袁枚   人生薪水①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   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定清流。   空劳姹女②千回数,屡见铜山一夕休。   拟把婆心③向天诉,九州添设富民侯。   【注】:①“薪水”:不同于现在的“工资”,是借代柴米油盐之事。“君”即题目所指“钱”。②“姹女”:少女,东汉灵帝的母亲永乐太后曾专门用河间女工数钱。“铜山”,汉文帝宠臣邓通,曾自铸钱币,景帝时,被抄家,最终穷饿而死。③“婆心”:是仁慈之心,诗人希望天子能设“富民侯”,让九州百姓同走上富裕的道路。   (1)这是一首咏金钱的诗。试结合全诗,简要评价诗人对金钱的态度。   (2)试赏析这首诗的结构特点。   8、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从“情”和“景”的角度分析这首诗。   9、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结合这首诗的形象,谈谈你对前两句的理解。   (2)分析后两句的修辞手法。   10、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刘克庄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恒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附看积气濛濛。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1)分析“曾识恒娥真体态”中“曾”字的作用。   (2)结合最后两句,分析作者在词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11、秋波媚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词中的“哀”、“悲”与“兴”是否矛盾,试作简要分析。   (2)作者在词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附参考答案:   1、(1)描绘了一位思妇彻夜不眠、孤独难耐的画面。(2)早晨的喜鹊声油然引起了深闺女子的惊喜和期望,但是喜鹊声并未给她带来喜讯,却又使思妇的内心陷入极度的失望和怨恨;从而使诗韵味悠长。   2、同意。本诗以燕子为歌咏对象,实际上句句关联着自己的茫茫身世,这样借燕言情,借燕抒怀,表达了凄楚悲怆之感。   3、(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开篇即唤出“孤雁”,对孤雁进行正面描写;结尾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