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学中的“有感情朗读”中的“有感情朗读”
作者/郑彩霞
每位语文教师都重视朗读,把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充分发挥朗读对于理解课文内容、锻炼语言表达、陶冶情感的作用。但学生的朗读往往不尽如人意,常常读不出感情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关键之处就在于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接触语言材料之前,是一个游离于课文所描绘的那种情境之外的阅读客体,其内心是比较“平静”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历经一个产生“感情”的过程,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不是“读出感情”。
一、披文入境,品读字词积淀情感
叶圣陶曾说:“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去,使学生由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局者,去亲近人物,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抓住重点字词突破。
《但愿人长久》是一篇文包词,表达了苏轼思念亲人,笃于情谊,通情达理,以理遣情,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抒发诚挚祝愿的情怀。“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这不近情理的埋怨,应建立在学生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去揣摩人物当时当地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苏轼与弟弟分别已整整七个年头,在这中秋月圆之时,别人家是团圆之日,而苏轼却触景生情,陷人手足分离的痛苦之中。眼望圆圆的月亮,耳听欢声笑语,心想离别之愁,心中怎能不“怨恨”呢?学生理解了这点,就会自然而然地与苏轼的内心世界共鸣,读出苏轼心中的埋怨之情原来是源于思念之苦。
只有理解了文本,找到了感情的突破口,才能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中找到落脚点。而“埋怨”一词正是找准了苏轼的情感基调,深人人物内心。此时,任何朗读技巧都是苍白的,因为流动于朗读者心中的情感会猛烈地冲撞着一个个文字,让它变成活生生的语言,喷涌而出。
2.抓关键词。
《开天辟地》中有一句话是:“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倒下了。”面对死亡还面带微笑?只有在理解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的基础上,让学生从理解内容人手,步人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在心中树立人物的高大形象,从中领会到“英雄”的确切含义。想象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盘古意志坚定,矢志不渝,这是何等的不容易,这就是“精疲力竭”所折射出的内涵。“微笑”,是英雄完成壮举的宽慰和的集中反映。微笑着,是因为为人类创生出一个崭新的世界;微笑着,是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无怨无悔。沉淀“微笑”,学生得到的是人物的无私奉献精神。从“微笑”中,学生有的读出了,有的读出了悲壮,有的读出了敬仰……
二、创设情境,荡起心底情感的涟漪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和种种生活经验。只有重视学生的已有积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心有所动,言为心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当知识对学生来说成为一种触动他的思想和情感,激发他去进行探索,使它们产生需要变成自己的东西时,才能说这是掌握知识。”
文本浸润了作者的情感,也是学生情感的生发源。与文本充分地对话,是达到有感情朗读的关键。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能够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同时个体感受与文本意义交融。
松给人的形象是高大挺拔,不畏风霜雪,顶天立地。陈毅元帅曾写过一首歌颂青松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因此,它常常是人们歌颂赞美的对象。但《山谷中的谜底》一文中,雪松的形象有所改变,它似乎不再是那么“挺且直”。因为它为了能在逆境中生存,既敢于抗争,也学会了退让。
为了让学生理解雪松“抗争风雪,将大雪不时弹落”的特点,教师抓住“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这段话形象地展现了雪松与大雪抗争的画面,教师通过分角色朗读,展示雪松斗雪的场景。先找出哪些写大雪,哪些写雪松。再通过两种角色的一呼一应,读出大雪的猖狂气势,读出雪松的坚毅有韧性,巧妙抗争大雪。在这一积一压,一落一弹的反复抗争中,学生们仿佛听到寒风在恣意呼啸,看到雪花在漫天狂舞。雪松为了生存,反复弯曲弹落雪花,读到这里,雪松的形象矗立在学生心中,诱发了学生的真切体验,引领他们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激活了形象思维,自然感受到雪松为什么能长久存活的原因,也确确实实地理解了“有时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的道理。
学生带着对生活的探究,对文学的钟爱和睿智的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软件服务共享交付中心小组负责人考试.doc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架子工技能大赛多选题20220627.docx VIP
- 2024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3 It's a colourful world 第2课时Speed up 课件.pptx
-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60页PPT).pptx VIP
- 综合序列--单选题6.docx VIP
- 小码王CPA图形化编程二级试题打卡-第3天.docx VIP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5.docx VIP
- 小码王CPA图形化编程二级试题打卡-第1天.docx VIP
- 人工智能四级模拟测试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