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经济法总论教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法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第二章 企业法 第三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第五章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六章 工业产权法 第七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八章 票据法 第九章 税法 第十章 经济仲裁与经济审判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经济法学的历史发展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法学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的建立和现代化事业的进行。纵观二十五年来中国经济法学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1978—1986年阶段:这一阶段是经济法学的初创阶段,也是经济法学蓬勃发展的阶段。受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推动,经济法学的研究空前繁荣。 (二)1986—1998年阶段:这一阶段,经济法学受到了来自民法学、商法学、行政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等的有力挑战,经济法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是经济法学发展最困难的阶段。 (三)1998—2000年阶段:这一阶段,国家教育部将经济法学确立为法学类十四门核心课之一,为经济法学的发展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活力,经济法学又重新复活,高档次、高品味的专著、教科书不断涌现,经济法学又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四)2000年以后的阶段:这一阶段,最高人民法院宣布撤销经济审判庭,自此经济法学又遇到了新的困难,但经济法学的研究并未止步,而是以新方法和视野推进着经济法学的研究。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古代诸法合体中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立法 (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时期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法 二、我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解放前,经济法在中国是一位历史过客 (二)中国经济法的产生时期 (三)中国经济法的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92年。第二阶段是1993年至今,这是中国经济法迅速发展的时期。 第二节 经济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一、经济法的概念 (一)经济法概念的由来和发展“经济法”一词最早见于1775年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摩莱里撰写的《自然法典》第四篇“合乎自然意图的法制蓝图”中。1865年,法国著名无政府主义代表人物蒲鲁曾在他的著作《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一书中指出:“政治法是经济法和民法的补充和必然产物”。 1906年,德国学者莱特在他撰写的《世界经济年鉴》中又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接着1916年,德国法学家海德曼在《经济学字典》中使用了,“经济法”法概念。 对“经济法”一词的探源表明:经济法概念的出现和逐步完善,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但尽管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都只有“经济法”之名,而无“经济法”之实。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定义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由于国家干预和管理经济而形成的,以国家或者国家机关为一方主体同其他各方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包括经济组织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 2、经济法的定义 国家协调论: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杨紫煊持此观点) 国家干预论:经济法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李昌麒持此观点) 国家调节论: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漆多俊持此观点) 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体现在经济法律规范中的基本准则,是对经济立法、司法、执法和经济法学研究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思想。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一)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原则 (二)市场机制与国家协调、干预有机结合原则 (三)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四)经济效益原则 (五)经济安全原则 第三节经济法的地位及体系 一、经济法的地位 (一)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二)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 (1)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都是为了在经济领域内发生作用,且是相互作用 。 区别:a、调整对象不同:b、主体不同:c、调整方法不同:d、作用不同: (2)经济法与行政法联系:经济法调整经济管理关系,某些也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性质;在调整手段上也包括必要的行政手段。 区别:a、调整对象上:b、主体上:c、价值取向上:d、调整方法上: (三)经济法是一个具有较为严密体系的法律部门 经济法有着自己严密的体系,包括:经济法理论、市场主体法、市场管理法、宏观管理法、社会保障法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1、企业组织法 2、市场管理法:市场竞争法、产品质量法、要素市场管理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宏观调控法:计划、产业法;投资、金融、财政、价格法;国有资产、自然资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