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请看一则小故事:一天夜里,一位书呆子在睡觉时被蝎子蜇了,便大喊:“贤妻,速燃银烛,尔夫为毒虫所袭!”连说几遍,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他接着说:“身如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打着个亮子,看是个什么东西。”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书呆子实在忍不住了,一急之下,顺口吼道:“老婆,快点灯,我让蝎子给咬了!”这回他的妻子才有反应。 想一想? 为什么书呆子的老婆起初听不懂他的话,后来却又听懂了呢? 起初他用的是文绉绉的书面语,迂腐可笑,令人费解;后来用口语,直截了当,容易理解。 书面语是有组织的语言。 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是什么? 将口语上升为书面语应遵循什么原则? 口语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 王 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普通话的审音、正音及汉字简化工作中,卓有成绩。 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语法》、《汉语音韵学》、《中国语法理论》、《汉语史稿》等。?? 默读课文,注意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弄巧成拙圩 堤 以讹传讹娓娓动听 斟 酌 zhuō wéi é wěi zhēn zhuó (1)有一篇描写了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 (2)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 (3)报道上运用“最好的水平”这一说法。 (4)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 书面语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想要华丽文雅,结果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1)有一篇描写了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 (2)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 讨 论:1、2句与3、4句各出了什么毛病,结合文章的话来回答。 使用了口语,但是,没有认真的推敲加工,因而不准确、不规范。 (3)报道上运用“最好的水平”这一说法。 (4)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 ●本文谈论的是什么话题? ●你能找出课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原句吗? 第2段中“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一句。 第6段中“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一句。 本文谈论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他是怎样逐步提出来的? 先阐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2-5) 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 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再阐明“书面语应当是规范化的”(6-12) 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 (1)第3段: 本篇报道中的不准确的句子“故作姿态”; (2)第4段中对“七月流火”的误用; (3)朱自清晚年作品与早年作品的比较; (以上1—3的事例证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以上4—6的事例证明书面语应规范化) (4)第6段:发言与记录的区别; (5)对“最好水平”的病因分析; (6)第9段:对“不以为然”意思的误解。 对比论证 (用朱自清早年和晚年的作品作对比,说明口语化、大众化的好处。)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第1段写爱护语言) 理清本文的结构,拟一份简易的提纲。 一(1)语言的实质及其主要功能,指出要爱护并正确掌握语言。 二(2--5)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三(6--12)书面语应当是规范化的。 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或:文章用语要注意口语化、规范化。) 第2段:文章脱离口语,就不能准确、鲜明、生动。 第3、4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第5段:朱自清早期的文章做作,不如后期朴实的好。 第8、9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第10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第11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 第12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 分论点 1、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2、书面语应当规范化。 中心论点 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1、文章用语要注意口语化。 2、文章用语要注意规范化。 对本文的中心论点的概括,你认为哪一项更准确( ) A.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 又要考虑大众化。 B.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范化。 C.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D.文章要口语化、规范化。 C 帮帮忙:当前一些广告语滥用谐音,不利于语言规范化。请恢复本来面目。 骑乐无穷 (摩托车广告) 一明惊人 (眼病治疗仪广告) 咳不容缓 (止咳药广告) 地酒天尝 (白酒广告) 其乐无穷 一鸣惊人 刻不容缓 地久天长 公园的草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度重庆市招聘社区工作者应知应会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室外健身器材供货安装及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2025年新能源公司风电场风机倒塌事故应急演练方案.pdf VIP
- 第3课 追求人生理想-【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pptx VIP
- 隔离技术与院感监测试题.docx VIP
-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VIP
-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docx VIP
- 新版AIAG APQP第三版和CP控制计划第一版 最新的变化点汇总.pdf VIP
- 第3课 追求人生理想-【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