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业题1参考资料——大爱无言:寻找身边的师德典范
最美“岩竹” 师德丰碑
来源:全市师德报告会演讲稿 作者:彭仕强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要讲述的,是我们宁乡青山桥镇楼霞小学蒋小贵校长的事迹。
2012年12月11日,一家慈善机构捐赠给楼霞小学一批游乐设施,学校要拆除一段旧围墙腾出一块空地。蒋校长估算了一下,如果请民工,大概要2000多块钱。他想,何不把这些钱花在孩子身上呢?放学后,蒋校长带领几个老师来到操场,顶着刺骨的寒风开始拆墙。六点多,意外发生了。在他和几个老师用木杠去顶剩下的墙体时,墙体突然朝他们这边压了过来,他一边朝同事大喊:“快跑”,一边用力地推开身边的同事,自己却来不及躲闪,木杠重重地砸在了蒋校长身上。在场的老师们忙跑过来扶他,他嘴里连说着 “我没事,躺一下就好了”。 两位同事在蒋校长的保护下,只受了轻伤。可是,蒋校长因外力击打,脾脏破裂,内脏大出血,就这样倒在了寒风里……
谁会想到呢?那天上午,他还从大山上买回了2000多斤干柴;那天中午,他还在乐呵呵地憧憬着游乐场建好了孩子们就不用在石板上打乒乓球了。他的工作笔记里还写着要做的几件大事,还有他最近的学习心得和剪报;他申报“宁乡首届名师工作室”的资料都还整齐地堆放在写字台上;他要绘制的100幅道德教育故事画,第98幅还放在桌上;他给学生排演的元旦节目也还没有完成……可是,蒋校长就这样走了,来不及和亲人说上最后一句话,来不及再看老师和孩子们一眼,他,无声地离去了……
追悼会上,领导、同事、村民、朋友、学生几百人自发而来,整个灵堂水泄不通,哭声一片。他的儿子颤抖着说:“我在上海工作,为爸妈在长沙买了房子,要他们去住。我爸常说,活到80岁,他还会想要在楼霞教书。我一直在想,尊重我爸的意愿,等他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完了,做好了,退休后再接他出去好好安享晚年。可没想到,没有这一天了,我再也等不到这样一天了……”
下葬那天,父老乡亲们集合到公路两旁,泪流满面地燃放鞭炮、为他送行。一位盲人,牵着自家的狗,拄着拐杖,摸索着一定要到他家里去。路上不慎摔进了小溪,他爬起来湿漉漉地继续往前走,嘴里念叨着:“青山桥最好的人死了,我要去给他烧香呀!”这位盲人在楼霞小学读过4年书,离校后,蒋校长经常在村里碰到他,每次都会护送他回家,这么多年,不知道送了多少回。他说,这一回,他一定要去送一送这个好人!
楼霞村支部书记安立冬哽咽着说,老蒋在家乡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老师离不开他,学生离不开他,学校离不开他,楼霞的村民离不开他呀!
楼霞村位于宁乡县最边远的红霞山下,距县城90多公里。就是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大山里,蒋校长坚守了40年。这个用生命写就了崇高师德的人,到底有着怎样的教育人生呢?
他建好了一所学校。
楼霞村的人都还记得他1995年筹建希望小学的日子。千辛万苦募得建设资金后,在学校施工的9个多月里,他除了上课,一有空就往工地跑,挑沙子、和水泥、搬红砖,为的只是省几个工钱。学校建完了,要搬教学设备,要处理建筑垃圾,为了节省开销,他不分白天黑夜带领老师们动手,又发动村上党员帮忙,苦干20多天,终于把学校收拾整洁。这么多年来,他像“燕子衔泥”一样,一点一滴地积累,为学校打好水井,修好花坛,建好食堂。蒋校长的姨妹向我们描述她难忘的一件事:前两年学校的茅厕要挖掉重建,那天她去看望姐夫,一进学校就闻到好大一股臭气。往里面一看,蒋校长正拿着一把大铲子,带着男老师们在那使劲儿挖。“当时正是夏天,又闷又热又臭!我姐夫挖得最卖力,苍蝇围着头打转转他都不躲!”就是这样不要命的付出,蒋校长的手一到冬天就像皴裂了的老树皮,抓笔都生生地疼。但是,看到孩子们坐到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再也不用为吃饭喝水发愁了,蒋校长比谁都高兴。他在工作笔记中写到:我一生一世的愿望就是要建一所好学校!
他树起了一面素质教育的红旗。
在楼霞,蒋校长是最有名的文化人。他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会锣鼓唢呐等近10种乐器,会唱花鼓戏、写对联,会玩速算、捏泥塑。他把这些融入了教学,扎扎实实地进行着素质教育。很多楼霞弟子都还记得跟着他打着赤脚,到水田里、小溪边做各种泥塑的往事,更记得下课后,在他的指挥下热热闹闹吹唢呐、唱花鼓戏的情景。这些年,他获得过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长沙市“华天优秀教师奖”、“全国少儿书画教育家500强”等多项荣誉,他的学生中更有50多人次在作文、数学、书画、珠心算、文艺等方面获国家级奖项。他在山沟沟里树起了宁乡素质教育的第一面红旗!当时的《宁乡报》以“穷山沟办出大教育”的报道轰动宁乡,《湖南教育报》“让活动在山沟沟开花”头版报道,数千位同行前去观摩。面对着大家的称赞,他一脸的憨笑,总是那句话:“要把课上好,要把孩子带活, 要让孩子们走出大山”。 他虽年近60却仍对教学抱有莫大的激情。去年11月,青山桥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