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沥青路面施工图设计说明-09071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规范 1、 本工程设计合同; 2、 道路工程地形(1:1000)及现状地面纵、横断面测量图。 3、 《新津普兴便民服务中心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成都勘察研究总院,2009年8月。 4、《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年3月、建设部建质[2004]16号文); 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1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二、自然地理、工程地质条件 1 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貌及交通条件 场地位于成都市新津县普兴镇,拟建场地多为空地、农田和鱼塘,地势较平坦、开阔、交通方便。地面假设高程介于474.68~483.55m(孔口高程)之间,相对高差8.87m。地貌单元属岷江水系Ⅰ级阶地,地貌单一。 拟建区域内交通便捷,主要有成雅高速公路、新普路,主要承担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内组团之间长距离交通联系,道路交通流特性以通过性为主,不能直接服务于区域内用路。拟建道路主要是为连接便民服务中心、普兴灾后重建安置点、普兴场镇(物流)安置点。 (2)气象特征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区,终年温暖潮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可知:多年年平均降水量947㎜,雨季为6~9月,其降水量达700㎜左右,7、8月份雨量集中易出现暴雨,日最大降水量为195.2㎜,多年年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7.3℃,极端最低气温-5.9℃,昼夜温差最大12℃。最大积雪厚度40mm。多年年平均风速1.35m/s,极大风速27.6m/s,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250Pa,主导风向为NNE向,出现频率为11%。 2 区域地质概况 场地在大地构造体系上,西部属龙门山构造带,东部为龙泉山构造带;处于两构造带之间的成都平原北起安县、南至名山、西抵龙门山前、东达龙泉山,隶属于四川沉降带川西褶皱带之成都坳陷。在构造部位上,属扬子准地台中的四级构造,其构造发育方向呈N30~40°E延伸,与成都平原长轴方向基本一致。 在晚近期以来,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其中下更新统巨厚,而上更新统较薄,全新统仅分布于现代河床及其两岸附近地区,说明区内上更新统至今,沉降活动大为减弱,趋于稳定。 总体来说,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弱,周边松潘、平武和最近的5.12汶川强震均波及到该区,为波及区,非震中区,从地壳稳定性来看应属稳定区,其区域稳定性是处于周围微弱活动环绕中的一稳定核块。 3 地层结构 经钻探揭露表明,场地地表多由近期人工填土和素填土(Q4ml)覆盖,其下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其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层(Q4ml) ①杂填土:杂色,主要由卵石、粘性土等建等回填而成,含少量砖块等。稍湿~湿,松散,主要分布于碎石路段和便民服务中心地段。层厚0.80~2.10m。 ②素填土:灰黄、灰黑色,主要由粘性土、植物根系及少量腐殖物等构成。稍湿~湿,松散,路段内普遍分布。层厚0.30~1.00m。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①中液限粘质土(可塑):黄褐~褐黄色,主要由粘粒组成,含少量粉粒、铁锰质氧化物及结核、姜石和灰白色团块、条带状高岭土,网纹状裂隙发育。湿、稍湿,可塑,光滑,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均高,具弱膨胀性。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0.40~1.20m。 ②中液限粘质土(硬塑):黄褐~褐黄色,主要由粘粒组成,含少量粉粒、铁锰质氧化物及结核、姜石和灰白色团块、条带状高岭土,局部地段下部含风化泥岩块或岩屑。网纹状裂隙发育。湿、稍湿,硬塑,光滑,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均高,具弱膨胀性。场地内普遍分布,本次揭示层厚4.90~7.40m。 4 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表水系主要为灌溉沟水和鱼塘水,水流较小,水深约0.80~1.50m,地表水系主要受上游河水和大气降水补给。 场地内取地表水样1件进行水质简分析,水质类型为HCO3-—Ca2+、HCO3-·Cl-—Ca2+·K+ +Na+ 、HCO3-—Ca2+·K+ +Na+型水。 4.4.2地下水 本次勘察范围内未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在场地民井中共取地下水样2件进行水质简分析,水质类型为HCO3-—Ca2+、HCO3-—Ca2+·Mg2+、HCO3-· SO42-—Ca2+、HCO3-·S

文档评论(0)

ffang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