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
北京博飞2013届港澳台联考历史复习
古今中外土地与赋税专题联系
(60分钟完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20小题60分)
中国古代土地和赋税制度的演变,既体现了自然经济主线,也是阶级利益的调整需要。据此回答1—8题:
1.我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税是我国财政的重要来源。中国的农业税大致始于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2.下列表述最能揭示下图本质的是
A.铁器使用,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B.人口激增,人们迫切需要扩大耕地面积
C.为提高效率,秦以集体耕作取代个体劳动
D.奴隶制经济基础崩溃,秦向封建国家迈进
3.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是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王田制 C.均田制 D.方田均税法
4.唐初规定男丁16岁以上为中男,21岁以上为成丁,60岁为老。唐中宗时,成丁年龄改为23岁,唐玄宗时,以18岁以上为中男,23岁以上为成丁,58岁以上为老。唐在年龄规定方面的这种变化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A.轻徭薄赋,存百姓,政在得民 B.大兴文教,延长初等教育年限
C.尊老爱幼,以稳定扩大统治基础 D.合理选才,以确保干部年富力强
5.比较和识别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信息叙述错误的是
图一 敦煌壁画中的犁 图二 18世纪晚期欧洲的新式犁
A.图一犁名曲辕犁,早在中国汉代就已应用
B.曲辕犁至少比欧洲同类工具早产生一千多年
C.我国古代农具和耕作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D.图二表明“蒸汽时代”欧洲农业革新滞后于同时代工业
6.王安石上谏宋神宗:“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由此实行了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7.清初的顺治、康熙年间,粮价从明末的每斗米值银二两二钱,降至顺治时的二钱,再降至康熙时的半钱。与此现象相关的社会因素是
①推行“更名田” ②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③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 ④“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据《清朝通典》记载:“我朝削除故明宗室禄田,令与民田—例起科(征税)。其废藩田产号为更名地者,皆给于民,而薄其征敛。”清朝的这一政策实际上是
A.否定明末农民起义”均田免粮”的成果 B.承认耕种明朝藩王土地的农民拥有所有权
C.加重对耕种明朝藩王土地农民的剥削 D.优待归降清朝的明朝残存藩王
中国近现代史上,土地、赋税制度的调整既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反映,也是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的需要。据此回答9—14题:
9.定都天京后,杨秀清、石达开等上奏洪秀全“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洪秀全指示:“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这说明
①洪秀全发展了革命思想 ②太平天国保留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太平天国改变了原来的策略 ④杨秀清、石达开等人成为地主阶级代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在近代中国,系统阐释了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派别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立宪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1.文物是历史文字记载的重要补充。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
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 民报 苏维埃政府分田证明
A.采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因革命道路脱离中国国情而最终失利
C.以反封建统治为革命的斗争目标之一 D.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革命的重要内容
12.“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私有土地。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权……政府对租佃关系及债务关系加以合理的调整。”该段材料反映的土地政策是哪个政府实行的?
A.中华苏维埃政府 B.抗日民主政府
C.解放区政府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13.某班举行“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专题图片展”,请你为
右图配上年代并附上简短说明
A.1931年,生活得保障
B.1947年,耕者有其田 C.1952年,人民大翻身 D.1978年,社会新发展
14.从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