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典电子计算机的极限
2015年,经典电子计算机如日中天,类脑电子计算机方兴未艾,并行量子计算机前途无量,类脑量子计算机初现曙光,超人脑智慧结构悄然孕育。曾大江认为超人脑智慧结构是人脑、电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的共同终点,也是人类文明实现永恒的起点。未来的电子计算机将使用三种架构的处理器:经典架构的处理器、类脑架构的处理器和混合架构的处理器。未来的量子计算机也将使用三种架构的处理器:并行架构的处理器、类脑架构的处理器和混合架构的处理器。本文要探讨的是经典电子计算机的极限。
截至2014年14纳米桌面CPU、16核服务器CPU和1024位GPU已经上市,液氮超频达到8.7GHz,450mm晶圆工厂正在建设。在实验室中,30nm硅COMS晶体管的开关速度可达10GHz,240nm石墨烯晶体管的开关速度可达100GHz,硅锗晶体管的开关速度可达350GHz,12.5nm磷化铟和砷化铟镓晶体管的开关速度可达845GHz,50nm石墨烯晶体管的开关速度可达1THz,数万个1.4nm宽30nm长的碳纳米晶体管构成的芯片已经实现。这说明经典电子计算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小线宽、晶圆直径、主频、核心数量、位宽和经典超级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衡量经典电子计算机发展状况的6个关键性指标,而类脑电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的发展状况是影响经典电子计算机未来的两个关键因素。因此,曾大江认为线宽、晶圆、主频、核心数量、位宽、经典超级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类脑电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是描述和决定经典电子计算机未来的发展状况的八个基本要素。基于对这八个基本要素的分析和假设,曾大江提出经典电子计算机“八要素假说”:
1、假设线宽再减小10倍耗时16年,2030年经典半导体工艺达到物理极限1纳米;
2、假设2020年之后,核心数量平均每2年增加一倍,2040年多核CPU达到晶圆极限16k核;
3、假设晶圆升级换代的平均时间为14年,2045年晶圆达到成本极限800mm;
4、假设主频提高10倍平均耗时12年,2057年桌面CPU主频达到商用极限10THz;
5、假设2031年之后,桌面CPU的位宽平均每2年增加一倍,2073年高位CPU达到市场极限1G位;
6、假设经典超级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每10年提高1000倍,2088年经典超级电子计算机达到实际极限每秒1039次。
经典电子计算机的极限就是由若干颗1纳米1G位16k核10THz经典架构CPU构成的运算速度为每秒1039次的经典超级计算机,这个极限将在2088年达到。
2030年经典半导体工艺达到物理极限1纳米
在单晶硅中,每个硅原子都与相邻的4个硅原子用共价键形成一个正四面体,共价键的键角是109度28分,每个硅原子都位于这个正四面体的中心。两个相邻的硅原子相距0.246nm,三个相邻的硅原子在一条直线上投影出三个点ABC,其中AB相距0.246nm,BC相距0.085nm,AC相距0.341nm。因此,1nm的直线上有6个硅原子的投影点。在1nm的尺度上量子效应已经比较显著了,但通过技术创新,把经典半导体工艺延续到1nm尺度也是可能的。因此,曾大江认为经典半导体工艺的物理极限是1nm。
经典半导体工艺从10um到1um耗时8年,再到0.13um耗时12年,再到14nm耗时13年,即从10um到14nm耗时43年,平均每15年降低一个数量级。假设线宽再减小10倍耗时16年,那么经典半导体工艺将在2030年达到1nm。
1纳米CPU何时进入千家万户,取决于成品率问题何时能够解决。成品率越低,生产成本就越高。22纳米工艺延伸到14纳米时,成品率就是一个问题,只是已经解决而已。虽然14纳米工艺延伸到7纳米和5纳米也会出现成品率问题,但理论上是可以解决的。如果没有重大技术创新,1纳米CPU的成品率将非常低,从而导致生产成本极高,进而毫无市场竞争力,只能在科研和军事领域得到应用,无法进入千家万户。这样,5纳米CPU就将是桌面CPU的终点。但是,曾大江认为重大技术创新必然会发生。因此,1纳米CPU才是桌面CPU的终点。
2040年多核CPU达到晶圆极限16k核
增加核心数量是提高CPU性能主要方法之一。但在线宽持续减小的时代,增加核心数量的动力是不足的。2012年16核服务器CPU问世,2014年8核桌面CPU才问世。桌面CPU从双核到4核耗时6年,再到8核耗时7年。假设桌面CPU的核心数量再增加一倍耗时6年,那么2020年16核桌面CPU问世。由于线宽降到5纳米以下后,成品率降低,所以从经济上考虑,一些IT企业将放缓或放弃继续减小线宽的努力,转而把核心数量的增加作为产品的主要卖点。因此,曾大江认为2020年之后,桌面CPU的核心数量平均每2年增加一倍,即20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S∕T 575.23-2021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3部分:元素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pdf
- 2025至2030中国燃料乙醇行业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策略分析报告.docx
- 智能网联汽车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报告.docx
- 公司申购单模板.pdf VIP
- 高校电子课件:职业生涯管理(第五版).ppt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业设计.docx
- 中长导管临床应用.pptx VIP
- 第二类精神药品经营企业监督检查要点.pptx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文解读PPT课件.ppt
- YBT 2206.2-1998耐火浇注料抗热震性试验方法(水急冷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