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文学SWX32.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陆地表面水的组成与运动 第一节 陆地表面水的组成与结构 第二节 流域产流与汇流 第三节 河流的水情 第四节 湖水的运动与调蓄 第五节 径流向海汇集及其效应 第二节 流域产流与汇流 一、流域产流理论 二、流域汇流分析 三、流域产、汇流计算 四、流域产汇流模型及其发展 一、流域产流理论 产流过程是指流域中各种径流成分的生成过程,也是流域下垫面对降雨的再分配过程。 产流机制 产流方式 (一)产流机制 水在沿土层的垂向运行中,供水与下渗矛盾在一定介质条件下的发展机理和过程,称为产流机制。 超渗地面径流 壤中径流 地下径流 饱和地面径流 1.超渗地面径流的产流机制 指供水与下渗矛盾发生在包气带上界面(地面)的产流机制。 2.壤中径流的产流机制 发生于非均质或层次性土壤中的透水层与相对不透水层界面上 水量平衡方程为: 壤中径流的产流条件 前提条件:有比上层下渗能力小的界面(产流界面); 必要条件:上层有下渗水; 充分条件: (1)供水强度要大于下渗强度(fA fB) 与降雨强度没有直接关系 (2)产生临时饱和带,有产生侧向流动的动力条件,即坡度及水流归槽条件 3.地下径流的产流机制 包气带较薄、地下水位较高 产流条件 4.饱和地面径流产流机制 表层土壤具有较强透水性情况下的地面产流机制。 饱和地面径流生成的重要特征是: 包气带上层全层饱和 水量平衡方程为: 产流条件 有供水 界面(弱透水层的上界面)供水强度大于下渗强度 形成饱和积水带,饱和带必须达到上层土层的全部饱和 小结:产流机制的共同规律(1) ①首要条件是要有供水,对地面径流是降水,对其它径流则是由上而下的下渗水流。 ②要有足够的大于下渗率的供水强度 超渗地面径流,降雨强度大于上层土壤下渗率 饱和地面径流,降雨强度大于下层土壤下渗率 壤中径流,则上层土壤下渗率大于下层土壤的下渗率 对地下径流,则要稳定下渗率大于地下水的下渗率 ③壤中流和地下径流需要在界面上产生临时饱和带;饱和地面径流必须达到表层全层饱和 小结:产流机制的共同规律(1) ④都要有侧向运行的动力,如水力坡度、水流归槽的条件等。 ⑤都是发生在包气带的某些界面上 包气带上界面产生超渗地面径流 中界面产生壤中流和饱和地面径流 下界面产生地下径流 饱和地面径流产流机制 (二)流域产流方式 产流方式:一个流域多种产流机制的组合。 三种产流方式: 超渗产流方式 饱和产流(蓄满产流)方式 超渗与饱和产流交替型方式 1.超渗产流方式 遵循超渗地面径流产流机制 主要发生在地下水埋藏深、包气带厚度大、土壤透水性差、植被也较差的丘陵区或干旱地区。 超渗产流最基本的特点是: 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时才产生地面径流; 径流量与产流面积并不是随降雨的继续而增长,而是有增有减; 径流量与产流面积主要与降雨强度与下渗能力有关。 2.饱和产流(蓄满产流)方式 饱和产流方式又可有三种情况: 包含饱和地面径流、壤中径流及地下径流 包含饱和地面径流与壤中径流 包含饱和地面径流与地下径流 2.饱和产流(蓄满产流)方式 饱和产流方式共同性: (1)多发生在包气带较薄、植被较好、土壤透水性强、下渗强度大的地区。 (2)产流条件:P(Wm - W0) 2.饱和产流(蓄满产流)方式 饱和产流量: R=ΣRi=Rsat+ Rss+Rg=P-(Wm-W0) 稳定下渗的水量fC 产生地下径流 降雨强度超过稳定下渗率部分的水量产生地面径流 饱和产流的主要特点 ①对同一降水量,包气带起始蓄水量大,则产流量也大,反之产流量也小; ②先满足包气带最大蓄水容量的地方先产流,随着降雨的继续,产流面积不断增大,产流量也相应增大; ③当未满足流域的最大蓄水容量以前,dR/dP<1,满足以后dR/dP=1 。 超渗产流与饱和产流的区别 3.超渗与饱和产流交替型方式 由于供水及下垫面水分情况的改变等因素而导致产流机制及产流方式发生改变的现象。 主要发生在包气带厚度约2—4 米左右,土壤透水性中等,年内及多年降水量很不均匀,且地下水位变幅较大的地区。 4.我国一些地区的产流方式 淮河以南地区,以饱和地面产流类型为主。 东北地区,以饱和地面产流为主。 西北地区,多具有超渗地面产流型特征。 华北、东北的西南部,超渗地面产流居多。 滨海平原,超渗与饱和产流交替型。 淮北地区,呈超渗、饱和产流交替型。 二、流域汇流分析 不同水源在出口断面洪水过程线退水段上的终止时刻 最大汇流时间:指流域中路径最长的水质点流到出口断面的时间。 流域滞时:指流域出口断面洪水过程线的形心出现的时间与净雨过程的形心出现时间的间隔,即滞后的时间。 k = v1(Q)- v1(I) 流域平均汇流时间 (二)流域汇流系统分析 1、流域调蓄作用 2、流域汇流系统的类型 线性流域汇流系统 线性时不变流域汇流系统:系统算子中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