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长沙市名校大联盟新高一年级开学分班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包括五个大题,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一、语言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二、文言文古诗阅读(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22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 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 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从师的风尚。
B.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下:低于。
C.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
D.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复:恢复。
7.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 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8.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9.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 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全面,因而他们还不够明智。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 的不良风气。
D.对于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的士大夫,作者给予 了强烈的讽刺。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分)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分)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分)
(二)诗词鉴赏(8分)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1.《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芙蓉”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用?
12.从诗歌的内容上看,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有不连贯的地方,似乎是叙述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变化的?
(三)古诗默写填空(10分)
13.古诗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 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3)______________,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 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4)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5)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6)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7)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8)__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9)______________,抱布贸丝。(《氓》)
(10)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论述类阅读(每小题3分,9分)
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会讲两种语言比只会说一种语言具有明显的实际好处——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证实,谙熟两种语言还有着更重要的优势,会说两种语言让人更聪明。掌握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与语言无关的认知能力,甚至还能防止老年痴呆。
长期以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