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祖父》教学设计5长春版.docVIP

七年级语文下册《祖父》教学设计5长春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春版七年级下《祖父》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词。 熟练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语言积累及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亲情,从而提高审美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1、问题:在你眼中,“家”是什么? 答:避风港、温暖的窝、归宿、充满亲情的地方——“有家真好” 2、家人中谁最疼你?而你又最爱谁?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family=father and mother , I love you. 3、引入课文:《祖父和我》(板书:题目、作者) (1)作者眼中的“家”是怎样的? (2)学生回答 (3)老师板书:大花园、人物(祖父和“我”)、趣事 (4)追问:为什么写“祖父”,而不是“父母”呢? 二、作者简介(5分钟) 1、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女作家萧红的资料,试着回答上题。 2、展示教师搜集的资料如下: 踏莎行·访萧红墓 天涯流落,江湖笑傲,难得才情高格调。长留清辉在人间,寂寞空冢凭谁吊。 海着碧衣,山披翠袄,凄凄此处埋芳草。北魂南魄领风骚,文债情债均未了。 3、朗读、讨论这首词的内容之后老师归纳总结: 这是一首哀悼萧红的小词。从同学们搜集的和这首词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寂寞的人;一个天涯流落之人。她有着很高的才华,却因种种原因以悲剧结局。 萧红原名张乃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她从小生长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地主家庭。她的童年却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在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零的挣扎过来。她的母亲重男轻女,对萧红也是恶言恶色,在其幼年时就去世了;父亲张庭举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奴仆。他冷酷、贪婪,甚至因为萧红是个女孩而歧视她。只有在她的祖父那里,可以得到温暖和爱,祖父和他的后园是她童年时代的一束阳光,因而她对于和祖父一起时的那段童年时光有着强烈的眷恋之情。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她笔下的祖父以及充满乐趣的后园。 三、朗读、赏析、感悟 [插入]朗读技巧指导 总要求:准确(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 cf.《熟读精思》 1、停顿:(1)标点(“、” “,” “。”) (2)句内停顿:“/”表示;按“意群”分。 2、重音:强调、着重表达 3、语调:(1)降抑调:肯定、祈使 (2)高升调:疑问、反诘 (3)平直调:陈述、说明 (一)找出文中你认为写“花园”写得精彩的句子 大声朗读,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自身感悟出发,谈谈自己的理解。(朗读时要注意,有的文段应大声朗读,有的可以欢快地朗读,有的甚至像小萧红那样喊,有的则要默默地品读。) 学生散读:读给同桌听,并讲理由。(3分钟) 请同学朗读并交流;老师总结完后齐读。(10分钟) ①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指导]“停顿”技巧的指导。 ②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读得轻快些) [析]“_____”为比喻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榆树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的生动画面,给人以美感,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③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指导]“重音”——读重音的词即为该句的关键词,为表现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服务。 (1)句中读重音的词不能太多,否则重点会不突出; (2)读重音未必意味着该词要读得响亮,也可以采取缓读、弱读来突出该词。 [析]拟人、排比、夸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向往自然、热爱自由的美好情感。 总结:写作特点(3分钟) 问学生为什么觉得这些段落写得好,好在哪里? 老师归纳总结: 1、具体——多角度描写事物 (1)色:白、黄、红、金、绿 (2)形:胖圆圆的(小毛球似的)[插讲:ABB结构的叠词] (3)声:嗡嗡地 2、形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 3、详略得当:(引导学生——园子里这么多景物,作者是不是“无巨细”地一一道来。) (1)详:蝴蝶、蜂子、大榆树 (2)略:蜻蜓、蚂蚱、其它果树 (二)祖父与“我”的趣事(10分钟) [导语]作者在写景时“有详有略”,在记事时也注意到了要有主有次。再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