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组-张灿影-食品安全问题的反思及解决方案技巧.ppt

第四组-张灿影-食品安全问题的反思及解决方案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组 主要内容 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 常此以往,50年后大多数人将丧失生育能力! ” 2011年以来食品安全事件 9月8日:甘肃《兰州晨报》等媒体首先以“某奶粉品牌”为名爆料毒奶粉事件。 9月9日:甘肃省卫生厅接到解放军第一医院的电话报告,该院收治的婴儿患肾结石病例明显增多,近几个月已达十几例,患儿均食用了三鹿牌配方奶粉。 9月10日:从今年3月开始,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孙西钊教授陆续接到了南京儿童医院送来的10例泌尿结石样本。 9月11日:三鹿毒奶粉被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曝光;经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 9月12日 :三鹿集团发布消息,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 9月13日:卫生部确定受污奶粉可导致结石;三鹿承认事前已发现问题。 9月14日:三鹿停产整顿;十九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9月15日:三鹿道歉、收回问题奶粉、救治患病婴幼儿。 9月16日:田文华被免职;三鹿、伊利、蒙牛、雅士利等22家奶粉中检出三聚氰胺。 9月17日:开展含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清查工作;伊利、蒙牛集团道歉;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 9月18日:检出蒙牛、伊利、光明液态奶部分批次产品含有三聚氰胺;撤销了伊利、古城、圣元乳粉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废止食品质量免检制度。 9月19日:蒙牛在香港道歉并承诺会加倍赔偿;广东省患上肾结石的婴儿人数激增。 9月20日:全国申诉举报106143件,为消费者退换奶制品304.8吨。 9月21日:温家宝看望患病的儿童;各地报告因食用婴幼儿奶粉正在住院接受治疗的婴幼儿共有12892人;撤销蒙牛、伊利、光明三家企业液态奶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9月22日:吴显国被免职;李长江辞职。 日本“毒大米”事件进展示意图 一般处理办法 我国目前标准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品标准太多太乱:各标准间重复交叉、层次不清 标准一般有四个级别: 标准中检测项目指标单一; 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员会于2005年1月25日发布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两项食品卫生标准 ,有关茶叶新标准,加上污染物,所有的检测项目也只有11项,欧盟的210项及日本的276项。CAC在食品法典中制定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指标827项 中国58 日本611 欧盟583 标准太老太少,未与国际接轨,部分检测质量标准低于国际质量标准; 20世纪80年代初,英、法、德等国家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已达80%,日本国家标准有9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而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为60%。 欧盟制定的己烯雌酚残留的最高限量标准是0.001mg/kg,而我国国家标准是0.25mg/kg,相差250倍;美国牛奶中铅的最高限量值是0.01mg/kg,欧盟限量标准是0.05mg/kg,而不发达国家规定为0.1mg/kg,标准相差较大; 相关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检测设备都还比较落后; 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也不尽相同,得出的检验结论也就不同,还有一些产品 根本没有标准,大多数都是用常规的重量法、容量法或比色法,分析技术应用少,诸 如离子色谱、离子阱质谱、等离子质谱等先进技术和方法在我国基本是空白。而如酶制剂、蛋白质螯合物、促长剂和转基因产品等缺乏精确有效的监测技术和检验方法 标准更新较慢 ; 中国国家标准卫生标准GB2715-2005代替GB2715-1981 中国大米国家标准GB1354-2009 代替GB1354-1986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三聚氰胺列入了检测目录,卫生部2008年第25号公告,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奶粉激素门事件之后激素列入了检测目录GB19301-2010,皮革奶粉事件之后皮革水解蛋白列入了检测目录,问题是,谁能知道不法商家下一次还会添加些什么有害物质? 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后,人们都在质问,有关部门为何在媒体曝光后才加大监管和执法,我们的监管为何不能“未雨绸缪”。 国内质检部门大多是“亡羊补牢”式监管,而缺少主动出击的积极姿态。 07年春季美国媒体就大量报道过中国饲料食品业广泛使用三聚氰胺后质检总局没有采取有效的调查、检验、控制措施。三鹿集团在今年三月中旬就接到消费者的投诉,称有不少儿童吃了三鹿奶粉后尿液发红,并出现结晶现象,可国家质检部门对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的检测结果却符合国家标准,造成毒奶继续大范围蔓延。河北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