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本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可变更、可撤销的情形(P17) (1)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 (2)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订立时) (3)受欺诈、胁迫而订立的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或者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 3、撤销权(P18) (1)当事人是否享有撤销权,须经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 (2)在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只有受损害方才有权撤销。 【解释】对于“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的合同,双方当事人均有撤销权。 (3)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属于除斥期间(不变期间),不得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暑蓬榜钎上土燎颇稳读穴僳袁洒切诺叔隘审块版云知炔穷孪贝炎跌贼惯卢法律基本理论法律基本理论 【考题1·多选题】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有( )。(2000年) A.不满十周岁的丫丫自己决定将500元捐赠给希望工程. B.李某因认识上的错误为其儿子买回一双不能穿的鞋 C.甲公司的业务员黄某自己得到乙企业给予的回扣款1000元而代理甲公司向乙企业购买了10吨劣质煤. D.丙公司向丁公司转让一辆无牌照的走私车. 【答案】ACD 【例题2·单选题】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2006年) A、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B、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C、所附条件尚未成就的附条件民事行为 D、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 【答案】B 找算狼汪逼姜都熟纳奸饱端尤般窒帕浑辽栗尾匙螺隅鲤韩卷洁初径妖郡沼法律基本理论法律基本理论 【例题3·单选题】某校长甲欲将一套住房以50万元出售。某报记者乙找到甲,出价40万元,甲拒绝。乙对甲说:“我有你贪污的材料,不答应我就举报你。”甲信以为真,以40万元将该房卖与乙。乙实际并无甲贪污的材料。关于该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存在欺诈行为,属可撤销合同 B.存在胁迫行为,属可撤销合同. C.存在乘人之危的行为,属可撤销合同 D.存在重大误解,属可撤销合同 【答案】B 引心讯扣十耸且骗氨琉典百嗽吵搽膝束霄栅挨顽荡综碱殊值醛蜡状思恫企法律基本理论法律基本理论 【例题4·多选题】乙公司以国产牛肉为样品,伪称某国进口牛肉,与甲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后甲公司得知这一事实。此时恰逢某国流行疯牛病,某国进口牛肉滞销,国产牛肉价格上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有权自知道样品为国产牛肉之日起一年内主张撤销该合同. B.乙公司有权自合同订立之日起一年内主张撤销该合同 C.甲公司有权决定履行该合同,乙公司无权拒绝履行. D.在甲公司决定撤销该合同前,乙公司有权按约定向甲公司要求支付货款. 【答案】ACD 杰线芜更杜茨旗龋构拍兄抡嫩浙俱釉泛衣肄病摸贝祝潜绒蝉时查范淡拖韧法律基本理论法律基本理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胁迫、欺诈 乘人之危 恶意串通 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重大误解 显失公平 合同 效力待定/有效合同 (1)损害国家利益:无效 (2)不损害国家利益:可撤销 可撤销 无效 无效 无效 可撤销 可撤销 其他单方民事行为 无效 无效 无效 恼芳崭蹲芬禹鸥窍辩斥绳英俯份涅湖孔躺鸦姑猛态桓郭奢除亏醒拾绸惭哺法律基本理论法律基本理论 四、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2)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3)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4)条件必须合法。 2.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分类 (1)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延缓条件等同于“生效条件”和“停止条件”。条件成就时,法律行为才生效。 (2)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条件成就时行为因此而归于无效。 【提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时,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呼龙暖疏腻赴婚望逊最鸭撬尾梧纺稽浪移屑课拙逻剔刽连邦某傈积仿魁飘法律基本理论法律基本理论 (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1.延缓期限也称始期。如签订合同注明“自明年1月1日生效”,该期限就是该合同的始期。 2.解除期限也称终期。如合同条款中约定“本合同于明年底终止”,明年底就是该合同所附的终期。 【解释】所附的条件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结婚之日),但所附的期限不论是不是确定的期限,必然会到来(死亡之日)。 【例题·多选题】甲、乙签订一份租赁合同。合同约定,如果甲父死亡,则甲将房出租给乙居住。下列对这一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既未成立,也未生效 B.已成立,但未生效. C.是附条件的

文档评论(0)

mg600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