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熵变的计算及熵判据的应用 §3-4 熵变的计算 绝热可逆过程为恒熵过程 △S=0 如何计算不可逆过程的熵变△S ? S是一个状态函数,熵变△S的值只决定于变化的始态与末态 , 与具体途径无关。 从1→2不可逆变化过程的△S 等于从1 → 2可逆过程的△S 因此在始态和末态间设计一个简单可逆过程,根据可逆过程热温商求出1→2间所有过程(无论可逆与否)的熵变。 pVT 变化 相变化 化学变化 可逆相变 不可逆相变 系统熵变的计算 1.恒温过程 1)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过程 dT=0 ,dU=0 一、单纯PVT变化熵变的计算 解: 1mol理气T=25℃ P1 ,V1 dT=0 ,△U=0=Q+W , 1mol理气 T=25℃ P2 ,V2=10V1 dT=0 P环=0 P环=0 , W=0 ∴Q=0 P系≠P环+dP=dP 过程不可逆 解: 1mol理气T=25℃ P1 ,V1 1mol理气T=25℃ P2 ,V2=10V1 dT=0 P环=0 在始态和末态间设计一条等温可逆途径 2.恒容过程 δQV = dU=n· CV. m · dT 恒容可逆过程 dV=0 ,W=0 公式虽由可逆过程推导得出,但对可逆和不可逆过程皆可适用——状态函数法 3.恒压过程 恒压可逆过程 dU=dH-PdV 公式虽由可逆过程推导得出,但对可逆和不可逆过程皆可适用——状态函数法 任意PVT变化过程,皆可设计为: 理想气体任意 PVT过程熵变的计算 同理可得: 理想气体单纯 PVT 变化 对(P1V1T1)——(P2V2T2)的过程,只要知道PVT中任意两个状态函数的变化情况,都可求过程熵变△S 。 关键就是找出始态和末态的 P、V、T 中任何二个 。 理想气体可逆不可逆皆适用 分析: 2mol理气T1=298K P1 300KPa 2mol理气T2 P2 =100KPa 绝热不可逆 只要能求出T2 ,问题迎刃而解 解: 2mol理气T1=298K P1 = 300KPa 2mol理气T2 P2 =100KPa 绝热不可逆 绝热 Q=0 W = ΔU= n CV.m (T2-T1) 2×1.5R× (T2-298)=-2092 T2=214K 二、 相变过程的熵变计算 2.不可逆相变过程的熵变计算 不可逆相变:偏离相平衡条件的相变。如某一温度下的相变过程,若不是在该温度的平衡压力下进行,则为不可逆相变;ΔS≠Qr/T 。 也不能简单的用 计算 因为始、末态确定后,ΔS不随具体变化途径而改变 1mol H2O(l)T1=-10℃P1=101325Pa 1mol H2O(s)T1=-10℃ P1 =101325Pa 恒T、恒P不可逆相变 1mol H2O(l)T2=0℃P2=101325Pa 1mol H2O(s)T2=0℃ P2 =101325Pa 恒T、恒P可逆相变 恒P变T 恒P 变T △S △S2 △S1 △S3 1mol H2O(l)T1=-10℃P1=101325Pa 1mol H2O(s)T1=-10℃ P1 =101325Pa 恒T、恒P不可逆相变 1mol H2O(l)T2=0℃P2=101325Pa 1mol H2O(s)T2=0℃ P2 =101325Pa 恒T、恒P可逆相变 恒P变T 恒P 变T △S △S2 △S1 △S3 △S= △S1+ △S2+ △S3 1mol H2O(l)T1=-10℃P1=101325Pa 1mol H2O(s)T1=-10℃ P1 =101325Pa 恒T、恒P不可逆相变 1mol H2O(l)T2=0℃P2=101325Pa 1mol H2O(s)T2=0℃ P2 =101325Pa 恒T、恒P可逆相变 可逆 恒P变T 可逆恒P 变T △S △S2 △S1 △S3 △S= △S1+ △S2+ △S3 △S= -20.663 J·K -1 0 不可以!非绝热、非隔离系统,需考虑环境熵变! 三、环境熵变 环境熵变的计算,原则上也是从dS 定义式出发。 环境作为一个巨大的热源,可视为T、P恒定。对环境来说, 其中发生任何一个过程,都可看成是恒T、P可逆过程; 对任何过程,系统所失即为环境所得,系统所得即为环境所失。上式适用于任何过程,环境熵变的计算。 关键:求出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 Qsys 1mol H2O(l)T1=-10℃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完整版——约翰.墨菲.doc VIP
- 秋季养生ppt课件.pptx
- 2023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真题.docx
- 课程设计-基于systemview的2ask信号调制与解调 .pdf VIP
- 2023年北京电影学院部分专业历届校考真题汇编.pdf VIP
- 絮凝剂对MBR活性污泥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pdf VIP
- 2026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九三阅兵:这一刻,与祖国同频共振.docx VIP
- 2025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英语模拟试卷.docx VIP
- 2025年中考英语冲刺模拟试卷-辽宁地区-学生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