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心得】教育,请走进学生的心灵 我们对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什么是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一定能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生带来自信!那么现实的教育,带给学生是什么呢?从笔者下述描绘的这三段场景中体会吧:场景一:初中了,教育不再是小学下课后的橡皮筋,不再是漂亮老师美丽的故事,不再是一张张欢欣的笑脸……教育变成了一次次模拟考,一道道函数题,老师失望的表情,父母哀怨的眼神……每个人的真诚掩藏到镜片后,无言的搏杀写在脸上。快乐似乎只在每一次超越竞争对手之后的享受。教育除了做题和分数,还有什么呢?场景二:初二时,我们换了一位语文老师。他讲课十分认真,课文分析得十分详细。后来我们知道了其中的秘密,原来他所讲的,全都来自教学参考书,几乎一字不差。于是我们纷纷去买,几乎人手一册。我们上课回答问题自然跟着“教参”说,作笔记也对着“教参”照搬照抄。老师知道我们的武器,但他还是经常夸我们问题回答得好,大家为拥有“教参”而暗自得意。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对“教参”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少了它,回答问题便无从下手。我们收获了期末考试的全军覆没,这才知道了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学科教育,学科的魅力在哪里?场景三:在我的记忆里,幼儿老师是最好的,每天同我们做游戏、讲故事,那时,我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上课时我可以高高地举起小手,而且不停地在空中挥舞,开心极了。小学老师是最讲规矩的,动不动就是“坐直了”“眼睛看着黑板”“小手放在背后”……简直跟机器人一样被控制着;上课了,一边举手,一过说着答案,生怕被别人抢先,几次后,老师生气而无奈地看着我们,用教鞭边敲桌子边说:“同学们,请举手回答问题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老师微微一笑,很满意的样子。初中老师似乎是最渊博的。课上,鸦雀无声。没有人有勇气举手,惟恐自己的回答是错误的。一阵缄默之后,老师把书中的“精髓”灌入我们的脑子里,然后接受一次又一次暴风骤雨般的考试……教育成了制造模型的机器?学生的话让我们思考:这样的教育到底带给了学生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是学生的需要?有人说,大医医心。我想,大教教心。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直抵学生的心灵的。加拿大幽默散文家兼大学教授斯蒂芬·利考在《我见之牛津》中这样写道:我了解,这个秘诀的关键就在于导师的作用。学生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从导师那里——或者不如说同导师一起学到的……可是学生怎样做到这点,就有些难以理解了。有一位学生说:“我们到导师的房间去,他只是点燃烟斗,对我们闲聊。”另一位学生说:“我们围绕他坐下,他只是抽烟,同我们一起检查我们的作业。”闲聊、其实就是一种对话,一种思想的碰撞,一种心灵的应答,导师用智慧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牛津导师制教育是开放的,这种状态下学生思维是活跃的,这种学习也是快乐的。其实,我们有时很纳闷,为什么课后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学生一到课堂上就反应迟钝、表达笨拙呢?其实根源就在于我们的框框、套套太多了。我们没有做到最基本的一点,那就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获得了什么,有哪些困难,需要老师给予一些怎样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走下神坛,走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拒绝一切功利诱惑,拒绝一切模式的枷锁。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我想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苏霍姆林斯基说:办一所学校就是办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朱光潜先生在回答《教师月刊》记者怎么看学校文化建设的提问时这样说:“教育就是学校的文化。你是怎样培养人的,这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文化建设不是表层的事,而是一个非常深的工作。‘教育—育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文化的其他方面。”可悲的是,当下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都把学校文化当作一种“特色”来建设,做的大多是“表层”的工作,很少往深里做。学校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应该洋溢着责任文化的气氛,时时刻刻熏染着学生的言行举止。学生在这样的学校气氛里交往、生活、学习,在他们的骨子里浸润着责任文化的气息。这样的教育它的持久力是蕴在学生心灵深处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彰显活动的课程魅力。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学科教学时,有过这样的精辟论述,他说教师的魅力在于把学科的魅力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有兴趣;感受到学科魅力,他自然而然就会想着自己去学了。现在的很多教育活动,大多是琐碎的说教,陈旧的方式,失去了教育活动应有的魅力,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教育活动的课程意识,是改变教育活动无趣无味无效的当务之需。很多看似习以为常的教育活动,一旦从课程的角度去设计去规划,彰显出的魅力总能给学生带来终身的享受。开学第一课,也许是大多数学校,大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安徽皖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T GXTC 0014—2024 新式(现制)茶饮 茉莉花茶基底茶.pdf VIP
-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pptx VIP
- 正常人体解剖学资料.pdf
- 《相遇问题》(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001].docx VIP
- 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防治专家共识(2023年版)PPT.pptx VIP
- 第1节 功(教学课件)物理沪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违规接受吃请检讨书(推荐).docx VIP
- 2024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立体图形第三单元教材整体分析.pdf VIP
- 密码技术应用员理论知识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