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思玉导演“空炮计”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代诸葛亮巧施“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故事,1944年的抗战时期,开国中将、时任八路军冀鲁豫军区8分区司令员的曾思玉在山东战场“依葫芦画瓢”,亦曾导演过一出精彩的“空炮计”,仅靠一门没了炮弹的92式步兵炮,没费一枪一弹,没损一兵一卒,就“攻”下敌人一处坚固的据点,书写了一段抗日传奇故事。
虎口夺炮
1940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在鲁西采取铁臂铜围的“蚕食”政策,设立了众多炮楼。这些碉堡和炮楼,遥相呼应,如一颗颗钉子钉入八路军鲁西军区根据地。
日军驻在鲁西郓城县的是32师团的1个大队,约400余人,另有郓城县伪县长兼警备大队长刘本功的伪军5000余人。他们自恃兵力充足,武器精良,极为猖狂,经常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烧杀抢掠。城外各据点的日伪军也经常出来袭扰,当地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
驻郓城日军配有1门92式步兵炮,为德国所造,且日军在山东全境仅有3门这种德国造的大炮。它威力巨大,是当时一种堪称“理想”的步兵武器,几乎能包干步兵需要的所有火力支援种类;它只有300公斤重,在平原地带,一匹马即可拉走,在山区复杂地形,拆卸后3匹马即可驮走,非常适合在复杂地形上使用,而且使用和维护也都很容易。该炮一直被日军用来轰击八路军的防御工事,鲁西抗日军民没少吃了它的苦头。
为了粉碎敌人的“蚕食”政策,同时伺机夺取这门大炮,1940年底,八路军115师教3旅旅长兼鲁西军区司令员杨勇,决定用围点打援的方法,以一部兵力围攻郓城西北的日伪侯集据点,主力则在侯集至郓城间的潘溪渡一带设伏,诱歼郓城的出援之敌。指战员们一听说要伏击打援,夺日军的大炮,都摩拳擦掌,纷纷向团部请战,要求担负突击和夺炮任务。
1941年1月7日夜,教3旅第7团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隐蔽开进预伏地区。午夜时分,鲁西军区特务营首先对侯集据点发起围攻,但围而佯攻,攻而不取。侯集之敌恐慌万状,拼命向郓城告急求援。8日上午,郓城日军一个中队、伪军一个大队携92式步兵炮出城救援。
但日军狡猾得很,进至潘溪渡附近的碱场店时,就停下来,假装喝水、休息,派出小股骑兵和便衣特务到碱场店村内搜索,察看埋伏。但八路军早已料到,按兵不动。日军确信无埋伏后,继续前进。13时许,伪军已进入伏击区,日军主力也大部进村,炮兵尚在村外。就在此时,日军指挥官从望远镜中察觉有埋伏,立即掉头回窜。
教3旅第7团当机立断,发出攻击信号,各营密切配合,很快形成了对敌四面合围的有利态势。当碱场店战斗打响时,携带92步兵炮的日军炮兵看到前面队伍遭到伏击,便慌忙架起大炮向八路军轰击,同时也将自己的炮位暴露无遗。于是,7团2营向敌人的炮阵地发起冲锋,敌炮兵见势不妙,终于明白八路军是为夺炮而来,在部分步兵的掩护下,急忙拉炮撤到大堤东南,沿公路向潘溪渡方向逃窜。
这时,7团2营营长李成果断地命令8连连长黄家古,不顾一切截断大堤与潘溪渡之间敌人的退路。命令7连连长王怀玉、指导员刘玉泽全力夺取敌人的大炮。7连接到命令后,立即向敌人的大炮方位猛扑过去,边打边追,穷迫不舍。
马拉大炮在崎岖不平的土道上不可能跑多快,怎么着也跑不过战士们的一双腿。7连追近大炮后,首先击毙了拉炮战马。大炮动弹不得了,日军就以炮架和死马为依托拚命抵抗。敌我双方在平坦开阔地带激战,双方都有很大伤亡。王怀玉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心急火燎,他不顾敌人机枪的疯狂扫射,呼一声“冲啊!”带领1、3排直向敌大炮猛扑过去,日军招架不住,被迫退到离炮位几十米的一个土坑里。
见日军暂时离开了大炮,7连一个班的战士迅速接近大炮,准备拉走,但大炮纹丝不动,又上来一个班,还是拉不动。指战员们断定是日军给大炮上了闸,就押着一名伪军俘虏将炮闸打开。这样,大炮终被八路军拉走。
这时,东南方向又传来激烈枪声,原来是郓城之敌再次派兵增援。敌人刚到潘溪渡东南侧,立即遭到八路军的英勇阻击。最后,敌人不得不逃回郓城。这次战斗,共毙伤日军124人、伪军14人,俘伪军4人,击毁日军汽车4辆,缴获92步兵炮l门及大批枪支弹药。
八路军指战员日思夜想的92步兵炮终于夺到手了,战士们高兴地欢呼跳跃。为了防止敌人援兵再来夺炮,7连和8连的同志立即连推带拽把炮拉到了大堤的西面。指战员们解下绑腿做绳索,象护送宝贝一样把大炮送往杨孟庄,然后用牛车运往范县抗日根据地。
潘溪渡一战后,气急败坏的郓城日伪军派人来同八路军谈判,提出用轻重机枪换回大炮,杨勇坚定地回答:“这门大炮是战士用鲜血和生命夺来的,你们想把它换回去可以,不过不是用轻重机枪,而是要你们的脑袋!”“贵军有炮没弹,大炮还不是一堆废铁。”“我们现在是没有炮弹,但用不了多久一定会造出很多的炮弹!”来人听了,如丧家犬般灰溜溜地走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