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之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天山之春   4月,行车在东天山脚下,干燥是所有人对哈密地区的印象。记者来到十三师的时候,正是职工群众春耕春播的大忙时节。   近年来,十三师开展了以“解放思想、促进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清晰地梳理出一条条多元增收的脉络:向职工群众多元增收扩面,形成形式多元化、人员多元化、方式多元化、产业多元化、机制多元化。   东天山之春,一场全力促进职工群众多元增收的战役正在打响。   “五统一”、“8+2”,打破传统模式   一层塑料膜将世界分为两边:一边是大漠戈壁,一边是南国风情。   4月11日,在十三师柳树泉农场设施农业基地,强烈的“穿越感”让记者无所适从。柳树泉农场副团长陈江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团场的得意之作:“这座观光棚是团场设施农业基地262座日光温室大棚中的一座,香蕉、火龙果、猪笼草……这些在新疆难得一见的南方植物,在这里应有尽有。”   陈江介绍,柳树泉农场自然条件不足,水资源缺乏,土地贫瘠,想要效仿其他地方发展大田农业,收益少、见效慢。   2009年,团党委按照“特色园林团”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在不占耕地、不争水源的前提下,将融合了先进科技的大棚建设在这1600余亩的戈壁滩上,以种植大棚桃为主、观光棚为辅,带动职工实现多元增收。2013年,该团仅水蜜桃的销售收入就达到386万元。   柳树泉农场设施农业基地只是十三师打破传统模式、促进职工多元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十三师不断打破传统种植、销售模式,总结出了“五统一果品销售模式”、“8+2畜牧养殖模式”等多种新模式,拓宽了职工多元增收之路。   2013年,红星一场园林二场职工刘军种植了20亩无核白葡萄。挂果十分理想,但对于葡萄的销售,刘军却有着自己的顾虑,客商的挑剔、市场行情的走势、天气的变化等都会对葡萄价格产生影响。   其实,刘军有所不知,他的顾虑团场早已考虑到了。为稳定葡萄销售价格,团场坚决贯彻十三师果品销售“五统一”原则(统一收购、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统一标准),以避免客商恶意竞争,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   红星一场严格规范葡萄销售工作,坚持“分级采摘,优质优价”,成熟一批采摘一批,严禁不成熟的葡萄入箱,还要求葡萄包装箱或商标上端印上各单位职工统一编码,以确保装箱果品质量。这一年,刘军的葡萄园收入达到11万元。   除“五统一模式以外”,红星一场还在养殖业推广了“8+2模式”,即团场成立养殖合作社,把本区域的养殖户组织起来,由养殖龙头企业统一建设标准化棚圈,给养殖户提供养殖场地,养殖户只需支出养殖成本20%的资金购买,剩余养殖成本总金额的80%由企业垫付,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职工缺乏资金和场地的难题。   “改革就能改变”,生产力改变生活   近年来,十三师本着“改革就能改变,着力提升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抓城”、“强工”、“优农”、“活商”等观念深入人心。   十三师火箭农场位于哈密市西城区,近年,团场本着“职工增收、团场增效”的原则,依托城郊优势,倾力打造旅游公司(旅行社)、垂钓园、北戈壁(北城区)农家乐、高效农业观光园、餐饮一条街市场、奇石一条街市场、机电建材市场等,许多职工依靠种大棚、跑运输、做生意,奔上了小康路。   孙建超是火箭农场九连职工,他琢磨,别人开车跑运输能行,他这个老司机也一定能行。认准了目标,孙建超说干就干。2012年开春,他东拼西凑借了7万多元,买了一辆农用汽车开始跑运输。   春天拉砖,夏季给铁路施工工地运水,秋季送葡萄……一年下来收入7万多元。尝到甜头的孙建超又不断地寻求机遇,看到团场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2013年春天,他又买了一辆大型翻斗汽车拉运砂石料,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在他的带动下,很多团场职工也买了汽车加入跑运输的行列。如今,孙建超拥有3辆汽车,固定资产60多万元。   董天恕和妻子卢翠萍都是火箭农场七连的职工,夫妻两人承包了60亩棉花地,每年纯收入在9万元左右。火箭农场城镇化建设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哈密市民来到火箭农场买房、开店做生意,细心的董天恕夫妇发现这些店当中没有一家是专卖五金用品的,于是夫妻二人决定开一家五金经销店铺。   发现了商机,但是资金不足的问题让董天恕夫妇犯了难。连队领导得知这个情况后,帮助他们贷款40万元,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在2008年11月,夫妻二人终于开了一家面积40平方米的五金店铺。   2011年6月,董天恕夫妇将店面扩大到110平方米。2013年,夫妻二人又贷款40万元,扩大了经营范围,团场许多职工群众装修房子都来这里买材料。现在,这个店每年能给他们一家带来10多万元的收入。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过越好,卢翠萍高兴地说:“现在团场政策好,我们打算在前进大道附近再买一处店面!”   “没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