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三节 太阳高度 广水一中 高一地理备课组 曾垂强 1、概念 地面 太阳光线 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地面所成的夹角。 二、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 一天中的最大值(各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角)。 同一纬度太阳高度日变化规律: 昼半球:大于0° 夜半球:小于0° 晨昏线:等于0°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公式:“ H = 90°-直射点与所求地点纬度之差 ” (同减异加) [例题]:求北京(40°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解答:夏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N, ??? ?? H=90°-(40°-23°26′)=73°26′ 二分日:直射点纬度为0°, ??? H= 90°-(40°+/- 0°)=50° ??? 冬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S, ???? H=90°-(40°+23°26)=26°34′ 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北半球夏至日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 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答案:ACBD 答案:B;在晨线上 [例题1]: (1)把图中ABCD点此时的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 (2)其中太阳高度为0的是哪个点,为什么? N (3)A点的地方时为几时? F点的地方时为几时? · F 答案:A点地方时为12时, F点地方时为0(24)时。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楼间距问题 楼间距问题实际是一个影长的问题。其基本原则是前一幢楼产生的影子不能挡住后一幢楼的采光(一般以太阳光线能照射至后一幢楼的底层为标准),如下图 图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一般取当地的最小值。故一般地北半球取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 计算过程如下:??? tanH=h/L??? ??? 结论:楼间距与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呈反比;与前一幢楼的楼高呈正比。 例题2 某疗养院(北纬36°34′) ,计划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问: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 解析:求出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30°,两楼间最小距离应为x=20×cot 30°=34.7 m。 答案: 34.7 m 正午太阳高度角 楼房影子 例题3、太阳能热水器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安放角度==纬度差(直射点与所求地点纬度之差 ) 某中学(360N,1130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所示,将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 当地楼房影子最长时,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50 B.59.50 C.66.50 D.360 解析:当地楼房影子最长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可以求出该日正午太阳高度(H=90-︱36+23.50︱= 30.50),进一步计算出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是59.50。 地面 (1)根据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加以判断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 太阳高度角越大 物体的影子越短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 太阳高度角越小 物体的影子越长 直射点 无影子 影子较长 影子更长 太阳高度角较小 太阳高度角是900 太阳高度角更小 4、影子问题 根据正午影判断南北方向 物体的影子总是与太阳的方位相反 南 北 东 西 西北 东北 东南 日出 日落 上午 中午 下午 中午影子 下午影子 楼房 5、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房屋的朝向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 1、天文含义 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季和秋季:夏季与冬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2、四季的划分 3、二十四节气与四季表 ? 立 春 大 寒 小 寒 冬 至 大 雪 小 雪 立 冬 霜 降 寒 露 秋 分 白 露 处 暑 立 秋 大 暑 小 暑 夏 至 芒 种 小 满 立 夏 谷 雨 清 明 春 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孙俞〈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学案.ppt
- 投资学作业二描述.ppt
- 梭子鱼反垃圾邮件方案学案.doc
- 图形找规律专项练习60题(有)描述.doc
- 索罗斯狙击英镑学案.ppt
- 推行5S管理活动实施方案描述.doc
- 他汀类药物的肌肉不良反应学案.ppt
- 托尔斯泰与《安娜》描述.ppt
- 塔的操作原理及产品质量控制学案.ppt
- 史上最完美2015中考物理分类——欧姆定律案例.doc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