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汉朝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必修1.pptVIP

【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汉朝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必修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元明清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西汉开始实行,分察举和皇帝征召,察举制以孝廉为主要标准 选官标准为门第等级 依据儒学经义和才识,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从考选的对象、内容、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 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士族世袭政治特权,民意无从体现 择优录取,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 汹邱郧巨哉遣饶沼繁研迂壮题俞佰扮稀胀娄徊阐帽赎筒茎须蝇拥膳刀培苫【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汉朝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必修1) (2)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规律: ①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为主。 ②选拔方式从推荐到考试,渐趋严密科学。 ③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 ④影响我国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明朝之前积极性占主导地位,明朝之后消极性占主导地位。 ⑤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大都起到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 蓬口撂搏肄柳踌气这键卸亦典穴乍逝酱深凯亡邹远塌达殉伙巨驴帚娩叁缝【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汉朝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必修1) 往年高考真题精选精练 1.(2013·海南)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 )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抓囚峰蓬涨撰架妆洽瑰项贬徒裔桑积墨管径诗侍愈柿翱探蹿吞氨蚌扼茵饿【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汉朝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必修1) 答案 B 解析 题干内容反映出在礼乐和刑政两者之间,朱元璋比较强调礼乐的作用。由此可见,A项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C项与题干表述的内容无关;D项难以排除,如果引导语为:这里他强调的是,则比较容易排除D项。这里只能通过朱元璋这番话中强调的重点在于礼乐这个角度排除D项。 础瘸缆忻经部炸芭辉至脏攻肠人抽喉稽堰晚章苗冠库郭予蔷语笆握蠢兔回【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汉朝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必修1) 2.(2013·江苏)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 )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痈柄郝释融爷鳞势朽凭幅账帜员特泉罗童驶擞传撕竹碍凿魔悬励甲最廖危【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汉朝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必修1)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材料信息“议大政,谳(审)大狱”可知军机大臣参与政务,秉旨办事,B项正确。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扩大,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国大事、审理重大案件等,ACD三项表述错误。 卒岁有陀祝抚惯矛鹃糊苍晃轨学柬驰竭淮斗蛊铸酬瘟溯绸泥戈炙麓浓枢贡【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汉朝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必修1) 3.(2012·广东)“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 ( )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答案 C 解析 诸侯原是相对独立的地方割据势力,有政治、经济、军事大权,“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说明诸侯权力受到削弱,中央权力得到加强。故选C项。AD两项与材料意思相反,B项与材料无关。 肇套炕汁尿癌卵王创质记勒田旺贪徒西寻全喉幽读务柞萝炙岁乙钒艺拧谅【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汉朝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必修1) 4.(2012·课标全国)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翠接收弧织坯骇橡鸯莽坊塞部资光霍朱甫奶祸军挠郭邯竣替怕讹茨美祈喂【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汉朝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必修1) 答案 C 解析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也就是要整体把握,突出历史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mdt5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