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变空间在进行 来源: 编辑、采访:姜静 翻译:邓影 2008-10-06 ?点击: 154 林一鸣Billy Lim 以室内设计和建筑学专业为背景的新加坡设计师。 魏智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AGIA)设计总监。 毕业于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室内设计系和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建筑系。 作为专业设计师,完成过项目范围包括办公室、商场、学院、展厅、会所、专卖店及别墅。 也曾经在莱佛士国际设计学院 (Raffles Design Institute) 担任室内设计系讲师。 来到国内长达7年。   IDC:您对可变空间定义的理解是怎样的?   我认为可变空间或者说空间的可变性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科技开始直接作用于人们利用以及理解空间的方式,而空间的观念也随着互联网和虚拟空间的普及而不断更新。过去,卧室通常只是一个休息、睡觉的地方,大厅时一个娱乐以及容纳公共活动的场所,办公室只是用于工作,但是在今天,我们能够在工作的地方购物,不用去影院同样可以观赏电影,甚至不需要走出家门就可以拜访国外的朋友们。   IDC:有没有做过可变空间的案例设计,实现某几种空间之间的转换?您是怎样实现的?   在办公空间中,可变性可以表现在通过把满足了各种声学需求的灵活的功能区间分割成小的培训室或 者会议室,可变性还可以是在办公室内设计一个可提供非正式交流的餐室,以增加员工与来访者联系。对中国的公司来说,流动工作站Hot-desking也是一个相对新的观念,在这里,员工不会被安排固定的座位,使得办公室比传统办公空间利用率更高。另外,办公室的陈列间和展示间也可以是公司的接待区域,在这里来访者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公司的服务以及产品。   要为企业设计一个成功的可变的办公空间,对设计师而言最重要的是对该公司的日常运作有充分的了解。通过对公司文化以及运作方式的了解,设计师就可以充分发掘出空间的潜在用途,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满足客户的需求始终是最重要的。   IDC:您认为在今后,可变空间的发展将会是怎样的?   我坚信,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可变空间的运用将更为深入。从酒店、机构、居住到商业空间,几乎所有的室内空间设计对可变性和多功能混合的需求都会越来越大。随着城市发展,人们迁移的频率也不断加大,单一用途的空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变的空间设计还将成为室内设计师的基本技能。   IDC:在办公空间领域里面,我们觉得可变性是最大的,您怎样看待办公空间设计领域今后的发展?   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在办公空间中设计一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状态。由于工作的概念已经不再仅仅是“坐班”,而变得更加灵活,空间可变性在设计和合理安排办公室位置的过程中也载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加利福利亚的Googleplex in Mountain View为例,这里几乎每一个单一的空间都兼顾办公、会议、休闲和娱乐的功能。未来的办公空间设计无疑将着重强调如何满足空间的两种甚至多种用途。   IDC:网络化是否是影响空间可变性的关键因素,它是否会改变办公空间未来的存在形态?   我们之前已经谈到,我们现在所做的是10年前不可能的达到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网上购物,到2010年中国将有最多480,000,000的网上购物者,而在10年前,这些人很可能只能选择去一个现实中的购物中心或者商店购物。 这对于室内设计师意味着什么呢?简单的说,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需求,室内设计师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设计可以满足人们新需求的空间。在不远的将来,企业也说不定还会开始考虑在办公室内安排一个“商店”以为了满足员工的日常采购需求。 关于魏智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AGIA) :   专门为跨国公司及本地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室内设计、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精湛于办公空间及商业空间方面的室内设计,及符合国际性标准及合乎中国地区情况的工程运作,并能为客户提供多项综合性的专业服务。   为了根据国际化质量标准进行全面的服务,(AGIA)团队结合了来自本地、香港、新加坡、欧洲等地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专业人士及项目管理专家,一同与客户并肩工作,使客户在工程方面获得完美的建议及最佳的设计方案和工程服务,满足客户希望拥有创造力及实用使用空间的需求。 对话意大利设计--交汇中西酒店设计思潮 作者: 采访:Ireneyao 编辑整理:李斌 2008-06-16 ?点击: 1423 采访时间:2008年6月16日 采访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采访对象:Studio 63亚洲区项目经理Samuele Martelli Samuele Martelli毕业于佛罗伦萨建筑学院,目前他是那里的助教。在加入Studio63之前,他曾经作为自由建筑设计师与意大利的多家著名建筑事务所合作。Studio63总

文档评论(0)

ziyuan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